怎樣培養出孩子的好性格(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23 13:24:18
第七,孩子發脾氣或大哭大鬧時要“忽視”他們,千萬不要讓步
這對于一兩歲的孩子是個很好的方法。但是孩子大了,這一招也許不靈了,孩子可能會以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尖叫等方式讓家長妥協。這時要冷靜,要故意“忽視”他,得不到父母的注意,最后孩子會自己安靜下來。千萬不要讓步,即使偶爾讓步一次,孩子會得到信息,這樣鬧是有用的,下次要你買玩具的時候,還會在商場里大鬧。
第八,家長不要打孩子,不要體罰
父母打罵孩子,其實是無能的表現,被孩子氣炸了的時候,可以到另一個房間冷靜一下,等情緒穩定下來再想處理辦法。否則,在氣頭上說的話、做的事可能會讓你后悔。比如,有的父母生氣時會說“我怎么生了你這樣的孩子”或“你怎么這么討人嫌”之類有侮辱性的話,會傷孩子的自尊心。沒有任何研究結果表明,體罰比其他方式更有效,反而有結果表明被體罰或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更容易發脾氣、愛打架。 第九,家長要分清獎勵和賄賂
獎勵是因孩子表現好而給予的,分物質和精神的,比如晚飯后孩子幫忙收拾桌子,要口頭表揚,還可以買一個小玩具。賄賂是為了讓孩子做你想要他做的事而事先支付的,比如給你買一個玩具就好好陪我逛街。獎勵可取,賄賂不可取。不然,父母想要孩子以后做任何事,孩子都會期待得到什么好處,會跟你討價還價。 第十,父母要講究說話技巧
比如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從1歲多開始,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不喜歡被發號施令,喜歡跟父母對著干。所以,要多跟孩子說選擇句。比如“我們吃飯吧!”不如說“我們今天用小熊碗還是用米老鼠碗吃飯?”前一句可能導致孩子直接拒絕,后一句則設了個小圈套,孩子通常會選擇其一,達到大人讓他吃飯的目的。孩子犯錯時,父母說話要清楚、語氣要堅定有威嚴,粗暴并不是好態度。要清楚地告訴孩子這件事不能做,譬如吃飯不許扔東西,不許尖叫,上街要牽大人的手等。要反復說給孩子聽,總會有效果的。看著孩子說話,也必須要他也看著你。不要用居高臨下的態度,要尊重孩子,要理解他們為什么鬧,告訴他“媽媽知道你的玩具被鄰居姐姐弄壞了,所以你不開心,這是正常的。媽媽理解你。但是尖叫和發脾氣是不對的,姐姐也經常拿玩具給你玩是不是?”
沒有一生下來就壞的孩子。可以說,自私、任性的孩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既然為人父母,就有責任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環境,讓孩子感到安全,感到被愛,并且幫孩子培養好習慣,糾正壞習慣。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