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幾大誤區(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04-17 14:59:13
本體覺發展不佳:本體覺發展不好的孩子,因為身體的協調性、靈活度不夠,做起事情來總是笨手笨腳,甚至什么都不會,什么都做不好,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很容易出錯和拖后腿,結果就會招致對方的抱怨,因而失去自信心,變得畏畏縮縮,不敢再和人家一起玩。所以,如果家長真的是為孩子好,就要在12歲之前,也就是孩子的大腦網絡固化之前,及時通過足量的本體覺訓練和游戲,幫助他提升能力,找回自信。
孩子不肯說話,父母可代替孩子交往
有些孩子因為種種原因,比如觸覺比較敏感等,見到陌生人不肯說話,而父母則因為虛榮心比較重,好面子,擔心孩子說話說不好,所以就索性代替孩子交往。比如,見到熟人,孩子還沒說話,媽媽就先張了口“我家孩子比較內向害羞,不愛說話。。。。。。”唉!如此一來,你雖然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卻著實傷害到了孩子的尊嚴,讓原本就笨嘴笨舌的他們更加不敢開口說話了。
所以,當孩子表現的怕生,不愛說話的時候,家長切不要自作多情地當他的代言人,更不要隨便給他貼標簽。相反,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比如初次見面問好,微笑,做自我介紹,分別時道別說再見等,讓他先從簡單的社交禮儀開始學習,慢慢熟悉與人交往的過程,同時當遇到不熟悉的小朋友時,鼓勵他走上前去與人家搭訕,分享玩具等,讓他在放松的狀態下與對方交朋友。
孩子說話大聲,就是“會交際”
有些大人覺得,孩子只要敢大聲說話,就是“會交際”,可實際上,說話大聲也包括說話不揀地兒的大聲嚷嚷,這種情況不但不討人喜歡,反而還會讓人覺得反感。想想那些在公眾場合大呼小叫的孩子們,你是不是也不甚喜歡呢?所以,推己及人,你就知道,很多人其實并不喜歡說話聲音大,到哪都有點聒噪的孩子。
因此,請你千萬不要再簡單地認為大聲說話,就能給人一種活潑開朗的感覺,就是交際能人了。事實上,中國是禮儀之邦,你完全可以讓孩子學會用溫和的,禮貌的口吻與人交談,讓他給別人帶來那種舒服的,彷如翩翩君子的感覺,不是嗎?
孩子太小,不講禮貌也無所謂
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年紀還小,不懂禮貌很正常,所以,對于他們粗魯或不文明的行為并不在意。殊不知,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是小時候養成的,如果孩子始終不能文明禮貌的與人相處的話,不但小時候不能交到好朋友,恐怕大了也很容易出現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
所以,為了孩子以后更長遠的發展,請各位家長還是多費點心,把中華民族文明禮貌的優良傳統告知孩子,并身體力行地為孩子示范什么叫文明禮貌吧!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