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擇校:擇校,你想擇的是什么?
來源:網絡資源 2018-03-12 17:52:03

如果說,教育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那么擇校,簡直就是一個全民話題。君不見去年《虎媽貓爸》電視劇那么熱播?擇校,客觀上講,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從正面看,反應的是大家對教育的愈加重視,這不是一件壞事。但是,為人父母者,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一定要通過擇校來表達嗎?只能通過擇校來表達嗎?在全民熱議的擇校問題上,有多少人認真思考過:
我為什么擇校?我想擇的是什么?
這個問題,我的一位好友兼同行也問過我。
教師、資源、同學,這是我當時的回答。
學風、家風,這是我同事的回答。
你呢?你的回答是什么?
先想清楚這個問題,然后再談要不要擇校。
大多數家長擇校,看中的其實就是資源,這個資源包括:硬件、軟件,硬件比如學校設備的配備:電教設施、圖書、體育場地,軟件比如:學校名氣、教師教學能力、責任心,其實同學也屬于資源(小孩子容易跟別人學,同學中都是愛學習的,孩子也會跟著進步)。學風、家風,這也屬于資源中的軟件。
硬件,在很多大城市里應該是比較均衡的,比如北京,城區的學校都是有統一配備的標準的,老師經常會去各個學校聽課教研學習,我去過不少學校,感覺硬件條件相差不大。
軟件,既然說是軟件,其實是有點兒務虛的。
1.學校名氣——這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改善的,也不是憑校長的一己之力就能改變的,而且,有名的學校當然不錯,但也不乏名不副實的學校,和名氣不大但小而美的學校。
2.教師教學能力和責任心——其實這個對學生來說,才是最關鍵的。教學能力方面,以我自己的工作經歷來說。首先,教委教研室都會組織老師定期進修、聽課、教研;其次,公立學校的老師90%以上都很負責任,很認真。所以這個不是固定不變的,只要校長有能力,老師肯進取,教師教學能力,是可以不斷提高的。責任心,這點其實并不是因為在什么單位、從事什么職業,就能引起改變的,而是一個人的本質。
3.教學質量——這一點與教師教學能力和責任心密切相關。雖然名校、大校的教學質量(包括學業考試和素質教育)相對會更高,但是并不代表普通學校的孩子學習成績就一定差。不了解偏遠地區,就我這些年的工作經歷,并沒有感覺到待在普通小學里,教學壓力就比名校小,有時候恰恰相反,普通小學為了在競爭中殺出血路,在教學上往往更拼!
4.同學——也就是所謂的生源。大家都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都希望班風正、學風正。但是隨著國家就近入學的政策逐漸落實,很快就會得到改善。
5.家風——也就是學生的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高,相對更能夠輔導孩子學習,但是也不是絕對的。父母文化低,教出好孩子的,我也見過不少。父母都是高知、博士、領導,有時候高高在上慣了,往往聽不進去小學老師的意見,又覺得憑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夠安排好孩子的一生,并不甚在意小學這幾年,有時候孩子的習慣并不好。
這樣一分析,是不是擇校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必要?當然,誰都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條件,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我不反對擇校。但是,我不贊同舉全家之力謀一個學區房,不贊同那種如果上不了某某學校,孩子一輩子就完了的極端看法,不贊同上了某學校,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的過度樂觀。
誠然,好的學校自然有他好的道理。
我讀研之前在江蘇工作,讀研后到北京,這十幾年來,待過4所學校,有普校,也有名校。就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名校的領導管理水平、辦學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的硬件,學生的學風,家長對學習的關注,等等方面,不可否認比普校要強不少。更不用說,名校的平臺之高,有很多活動,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是普校無法抗衡的。但是,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我所待過的這兩所普校,現在都成了名校。——可見,名校、普校之間的鴻溝,并非不可逾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