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6-11-10 16:53:49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 數學教案
生:叫余數。
師出示算式各部分名稱:
15÷6=2(組)……3(架)
被除數除號除數
商余數
師:完整的算式該怎么讀?
生1:15除以6等于2和3。
師:他這樣讀對嗎?
生2:不對。應該是15除以6等于2還剩3。
生3:我看書了,應該是15除以6,商2余3。
師:這兩種讀法都很好。只要不把算式表示的意義說錯,兩種讀法都可以。你認為哪種讀法適合自己,就用哪種讀法。
師:現在,請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把算式讀給你同桌的小伙伴聽。
5.獨立解決有余數的除法問題。
師:昨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在收拾文具的時候,也遇到了平均分不能分完的難題(第39頁試一試中的問題),我們大家一起幫幫他吧!
學生獨立理解題意,獨立解決問題。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解題的思考過程與不同的算法。
生1:我把橡皮5塊5塊地圈起來,一共圈3圈,還剩3塊。也就是可以裝3盒,還剩3塊。算式是18÷5=3(盒)……3(塊)。
師:這個算法很直觀,通過對圖形的操作獲得答案,好!
6.用除法算式表示第32頁、第34頁中的問題。
學生獨立練習,小組互相反饋訂正。
7.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學習做小指揮官,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師:以后,我們要遇到這樣平均分的問題,都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我們今天掌握的本領,不僅能幫助我們成為優秀的指揮官,還能為我們解決好多生活中的問題呢!
〖教學反思〗
這堂課,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比較好。活動環節的設計,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過程性評價,在活動中實施得比較好,達到了預期的評價效果。在引導學生探討怎樣用算式表示平均分不能分完的情況時,矛盾設得好,激發了學生求知的主動性。在讀算式時,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具有個性的方法,處理得比較好。
但是整個課來看,我的“導”有點偏重了,放得還不夠開。問題的設計還不夠開放,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維空間。課堂只是達到活潑的“活”,還沒能達到靈活的“活”。
〖案例點評〗
課程設計者從學生年齡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交流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在突破知識點方面的設計能夠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在能力發展方面,將學習能力及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滲透到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逐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這種教學思路值得推廣。
建議在設計問題時,再多推敲推敲,力求提出的問題能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此外要鼓勵學生多發問,從學生的問題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指導活動進程。
點評人:潘秋龍(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文惠小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