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小升初:學有余力孩子的學習法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明凈 2015-03-25 18:16:47

一個好孩子不僅要熱愛學習,還要善于學習。教孩子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在學習上學會“游泳”、“擺船”和“過橋”。學習方法不僅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場合有關,還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什么是好的學習方法,這要因人而異。學無定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但以下最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1、自己制訂學習計劃。
制訂學習計劃,是約束孩子學習行為最有效、最基本的一個學習方法。孩子到了五、六年級,要學的課內外內容越來越多,學習時間變得越來越緊,要教孩子學會自己制訂學習計劃。只有這樣,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制訂學習計劃,第一步要明確目前的起點和下一步要達到的目標。第二步要知道達到預定目標,需要做哪些努力——該學習和掌握哪些新的知識和技能,克服哪些不良學習習慣,補上那些欠賬,在預定時間內要完成的學習任務。第三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措施,來保證計劃在規定時間按要求完成。孩子初學制訂學習計劃,還掌握不好這些要點,家長要給他一些具體幫助,而且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具體、可行,便于實施和檢查就行。在孩子訂好計劃后,家長要提出相應的檢查和獎罰辦法,與計劃同時生效。
2、學會分析試卷和做階段學習小結。
分析試卷是檢查孩子知識點掌握情況的一個重要途徑。首先要進行單科試卷分析,找出錯誤原因。孩子試卷上的錯誤,大體有三種原因:
一是馬虎,原本會做的題,因為看錯、寫錯、算錯,得出了錯誤結果;
二是并非不明白,只是不熟練,考試時覺得不會,試卷一發下來,沒等老師講,他就會了;
三是真的不會,非得等考試后老師講了或是問了同學,才能做得上來,甚至老師講了,還一時難以弄懂。
分析試卷,就要先弄清三種錯誤各占多大比例,以便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從分數上而是從實際上,有個基本判斷。之后,綜合分析各科成績,查找差異及其原因,確定孩子在學科上的差異。最后,要針對出現的問題,讓孩子找出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上存在的問題,一一提出解決對策,并寫出一份有分析、有內容的學習總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情況心中有數,做到犯過的錯誤下次不再重犯。
3、做筆記,養成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好習慣。
做筆記是一種很基本的學習方法,是孩子升入初中后必須具備的學習能力。如果能從小學五、六年級起,教孩子學會一些做筆記的技巧,對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這個階段,孩子起碼應當學會做“摘抄筆記”,用以積累好詞、好句,提高作文的遣詞造句能力。最好還能學會做“預習筆記”和“復習筆記”。
做“預習筆記”的要求是,把預習中新課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找出來,標在書上或寫在本上,也可以把能夠自己掌握的知識點做分類整理。做“復習筆記”的要求是,每學完一單元,把學過的知識點,按一定的內在聯系進行整理加工,以幫助加深理解和記憶。
還可以讓孩子學做“課堂筆記”,即把老師課上講的重點記在書上或補充到“預習筆記”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