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 家長應該如何預防孩子偏科?
來源:新浪教育 2012-10-17 10:05:52
女兒上學以后,在語文學習上花的工夫最少,卻學得很好。起初,我以為女兒在語言學習方面是有天分的,因為她的英語學習也非常省力氣,且成績也一直不錯。一直到了中學,雖然功課內容多了,女兒每天花在語文和英語作業上的時間還是極少,可這兩科成績卻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相比而言,數理化就讓人頭痛得多,無論怎么努力學習,成績總是不盡如人意。
我明白多元智能理論,覺得女兒的智能優勢可能在語言方面。不過,我反思了對女兒的教育過程,其實女兒的語文和英語優勢并不見得全是天分使然,也是我們開發的結果。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就每天讀兒歌給她聽,也給她講故事,并讓她跟著我讀或者復述我講過的故事內容,這些都鍛煉了她的語言能力。她上小學以后,我又讓她讀大量的書,對語文課本是很好的補充。語言本來是相通的,因為語文功底比較厚實,她一開始學英語也比較輕松,再加上每天晚上給她放英語磁帶,還經常和她一起看英語原版電影,給她創造了很好的英語環境。因此,表面看女兒花在英語和語文上的學習時間并不多,實際上她在這方面的積累很厚實,那些閱讀、看電影都是學習語言的過程,而且是潛移默化的。
而在數理化方面,女兒從小除了跟著老師學習課本知識以外,我們幾乎沒有對她進行過有意識的開發。更何況,我們也沒有讓她上過數學類的課外輔導班。
如此想來,女兒的偏科是有緣由的。
因此,我也悟出:孩子小時候的智力開發要全面,否則長大了很容易出現偏科的現象。為此,從初中到高一,她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都在學習數理化,學得焦頭爛額還不得要領,最后分科的時候不得不選擇了文科。幸虧當初有文理分科,如果不分科的話,女兒是很難成為尖子生的,最后也很難考入北大。即便是后來學了文科,每天也花費大量的時間攻克數學,目的就是為了不讓數學拖后腿。
女兒的一個小學同學,學習成績也是“瘸腿”,不過她偏向理科。這位同學的奧數學得非常好,曾經在北京市獲過獎,小升初的時候也是因為奧數成績好,很順利地被一所重點中學錄取了。那時候,家長在一起聊天,這位同學的媽媽經常跟我說,她的女兒每周末寫周記都非常傷腦筋,一篇幾百字的文章,往往要寫上三四個小時,寫出來的東西還不知所云。孩子一聽說寫作文,就會非常頭疼。
原來,她的爸爸媽媽從小就跟孩子玩數字游戲,還通過撲克牌等訓練孩子的計算能力,小學一年級時便把孩子送到課外的機構學習奧數,所以這個孩子的數學成績非常棒,每天回家寫數學作業對她來說便是小兒科,很快就搞定。但是她的爸爸媽媽不經常讓孩子讀書、聽故事,所以,她的作文變成了軟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