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段式”作文法 你家孩會了嗎
來源:新浪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11-11-16 09:43:42

綜觀現在學生作文之大弊,即作文的硬傷,不外字數不足,不見層次,1-3段的段落形式機械呆板,語言乏味或學生腔濃。“五段式”作文法可以力避硬傷,尋求作文之道。
所謂“五段式”作文法即在形式上要求學生作文落段安排不得出現“三段式”而以“五段”為佳,至于四段,六段等則不限,總稱為“五段式”。
段落安排作出要求:開篇點題或以故事開篇,或以寓言開篇,或以生活現象開篇,或直接以話題組構成排比句開篇等不一而足。結尾照應話題,盡量做到聯系現實或自身,呼吁號召將作文主旨落到實處。中間主體則分列兩段,三段或更多,或采取正反對照式或并列式。這是“五段式”作文的外在結構形式。這樣要求克服了分段不明,層次不清的毛病。
搭建好框架還需要在內容上下工夫。任何文章的取勝即要做到形神兼備,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五段式”作文除形式安排外,更注重的是作文素材的選定與語言結構的組織。
現實生活中學生作文多數語言蒼白,素材匱乏,學生腔濃。正所謂“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學源于生活,那么,是否是因為學生生活閱歷淺,知識面窄的緣故呢?其實,學生從小學學到中學,文章讀的也不在少數,不是因為生活中缺乏素材,而是學生的思維缺乏鍛煉。
正如我們背上行囊去山間,回來時,每人背囊里裝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有人背囊裝滿靈芝,有人背囊裝滿珍果,有人背囊插滿鮮花,而有人的背囊卻空空如也,他們除了埋怨山路彎彎,荊棘密布之外,一無所獲。這就是學生對素材的占有、使用的不同。
教材就是一座資源豐蘊的寶藏,關鍵是我們要學會開采。平時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讓學生明白學語文的目的與意義,即從教材中去發掘千姿百態的人生,為我所用。、
《論語》中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語文的本”即是對人生的把握。一篇文章做到結構層次清晰(“五段式”使然),內容充實(教材中素材的提煉挖掘),立意深刻(對素材中人生態度的把握),語言生動(多種表達方式及修辭的使用)。我想一定會是一篇上乘之作。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