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秘笈: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證
來源:大連奧數(shù)網整理 2011-08-03 20:27:56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做事如此作文亦然,尤其對于考場作文來說,更是這樣。以下是幾種常見的作文開頭方法。
一 、觸景生情,引出回憶
事情發(fā)生時的某一情景往往會定格在你的腦海中,因此,在追憶往事之前,不妨運用“觸景生情”法,先描述眼前與事件發(fā)生時那相同的一幕情景,這樣既便于自然引起下文,又避免了開頭的空洞說辭,并且因為用了描寫的表達方式,所以會給人生動形象之感。
示例:
涼風徐徐,把渾身充滿倦意的我從睡夢中吹醒,望著周圍黑黑的夜色,我又不由想起了那個在火車上的不眠之夜。
我每每聽到小樹底下弟弟妹妹那銀鈴般的笑聲,我的思緒便回到了五彩繽紛的童年——
二、運用對話,沖擊讀者
不經過任何鋪墊,一開頭便展示人物對話,讓讀者馬上進入你設置的語言情景之中。因其無任何心理準備,故會造成巨大的視覺和心理沖擊,從而激起強烈的閱讀欲望。這樣同時避免了開頭的冗長和拖沓。
示例:
“五十七號床,該輸液了。”
“什么?又該輸液了?”我疑惑地看看床邊的護士。
“是的,你看,太陽都快落山了。”
我不由的望向窗外,殘陽如血,染紅了半邊天空。我才想起,父親有一天沒來了。
“駝二爺, 您又出去工作呀?”
“是,是。”
駝二爺是我們村遠近聞名的暴發(fā)戶,他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到城市里乞 討。村里有人羨慕他能干,有人卻說:“駝二爺不僅背駝,連自尊也駝了”。
三、借助環(huán)境、心理等描寫,感染讀者
一些事情的發(fā)生,往往與特定的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如:烈日下,黃昏后,風雨交加的夜晚等。首先點染環(huán)境,既可為下文的展開做好鋪墊,又能夠起到感染讀者的作用。
示例:
夜,靜悄悄的,月兒已掛在中天。滿天星斗又一次牽動了我的情思。
一夜春雨,又放晴時,天更遠了,云更白了,田野綠了、黃了、紫了,連小河也藍了。太陽暖洋洋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紫燕也在半空中呢喃。踩著三月的風,邁著輕快的步子,到野外踏青去,這是童年醉心的樂趣。
如果事情實在刻骨銘心,那么你不妨從自己的強烈內心感受寫起,這樣也會刺激讀者,使其“感同”而“身受”,從而達到樂于與你體驗一番的目的。
示例:
藍天上,一串五彩的氣球漸飛漸遠。我的心也隨之飄向無際的遠方。是選擇駐足停留,還是隨風飄蕩?我又一次陷入艱難的抉擇之中。
空氣在這一刻凝固,時間在這一剎停留,屋里死一般沉寂,禁不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四、借助歌詞故事、名言俗語,亮人眼目
歌詞、故事本身對人有巨大的感染力,用得巧妙,不僅有助于中心的表達,而且能夠增強文章韻味;而名言、俗語因其高度的凝練性、深刻性和大眾化用在作文開頭往往也會給讀者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
示例:
“天空不留下小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真的 如此嗎?望著窗外迷蒙的雨霧,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我喜歡這首歌,每當它那悠揚的曲調傳來時,就會勾起我那一段激動人心的往事,那是留在我心中一首動人的歌。
五、借助“蒙太奇”,挑戰(zhàn)新思維
開頭由類似電影鏡頭般的片段組合而成,這種經過剪輯的“鏡頭”,時間跨度大,人物形象突出,場面實感強,能極大地調動起讀者的想象和思維,且文章結構新奇,能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示例:
“娃兒他爸,咱老楊家這回可風光啦,咱娃兒考上那個北大了。”當他把自己考上大學的消息終于一口氣告訴母親時,電話中傳來了母親激動的聲音。他的思緒不禁飄回到十年前——
“趁早讓他滾回家種地,哪有這么笨的娃,我都丟不起這個人。”在昏黃的油燈下,在一個男人粗暴的呵斥聲中,一雙笨拙的小手在紙上努力地寫著“春眠不覺曉——”
高考話題作文結尾的技巧
“結尾”是作文的一道重要的“工序”,寫得不好,會使文章顯得結構松弛,黯然失色;寫得好,則可以使文章顯得結構嚴謹,大添異彩,真可謂“回眸一笑百媚生”。這“一笑”使人駐足,令人心動。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shù)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shù)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shù)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shù)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shù)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shù)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