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原文與譯文
來源:濟南奧數網整理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11-06-17 23:18:39

小學文言文翻譯,本文包含《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奕》《兩小兒辯日》,四篇文章的原文與譯文。
楊氏之子
原文: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揚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里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并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伯牙絕弦
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譯文:
俞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聽琴.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要表現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到:”太好了,我仿佛看見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心里想要表達流水,鐘子期就說:”太好了,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表現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的道出他的心意.鐘子期死后,伯牙覺得世上再難找到聽得懂他琴聲的人了,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
學奕
原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圍棋。其中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講的,他都認真聽,細細琢磨,認真領悟;另一個人表面上也在聽弈秋的教導,可是心里卻認為天鵝要來了,想著如何拉弓搭箭把天鵝射下來。他們雖然一起學習圍棋,可是后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嗎?回答: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
原文: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盤盂:盛物之器,圓者為盤,方者為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譯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見到兩個小孩在辯論,(就過去)問他們在辯什么。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遠,而到中午的時候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馬車的車頂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盤子一樣大,這不就是遠的(看起來)小而近的(看起來)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很涼快,等到了中午的時候(感覺)就像進入了澡塘,這不就是越近(感覺)越熱越遠(感覺)越涼嗎?”
孔子也無法決斷(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話孔子說:“誰說你懂得很多啊?”
《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奕》《兩小兒辯日》,四篇均為小學常見的文言文,需要學生深刻理解學習的古文。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