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起源
來源:網絡 2010-02-23 13:16:13

關于元宵節的起源,普遍認為是漢代宮廷的一種祭典演變而來;另一種是源自民間的「三元節」,舊俗以農歷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歷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而農歷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而這三元中又以「上元」最熱鬧也最受重視。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或燈節,是民間多彩多姿的節日,也是春節最后的一天,自此以后一切恢復常態,所以民間熱烈慶祝,故有小過年之稱。
上元節吃元宵可能始自宋代,不過當時稱做「浮圓子」,到明朝才改稱「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古時為年頭佳兆,吃湯圓以象征家福。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闔家團聚,吃元宵,已是團圓幸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