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8 15:50:07 下載試卷 標簽:課件 高中生活 哲理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讀“擾、診、撼、蹋、限”5個生字,讀寫“擾、欲、屈、茁、診、憾、蹋、限”等8個生字,會讀準多音字“彈”。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騷擾、茁壯、震撼、糟蹋、光彩有力”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文中三個引發對生命思考的事例。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三個事例的內容,深刻理解三個事例所引發出的對生命的三點思考。
難點: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張海迪和杏林子的資料搜集有關生命的格言
教學過程:
一、情境談話,感受生命之堅強:
1、教師談話,介紹張海迪的事跡。
張海迪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絕頂》,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自1998年開始創作,耗時四年,共計35萬字。責任編輯胡玉萍第一次與海迪面對面交談時,心中曾有這樣的擔憂——以海迪如此虛弱的身體狀況,能完成這部長篇創作嗎?
然而,四年后,胡玉萍如約拿到了書稿,也確確實實地感到了它的分量。當記者采訪張海迪并要她談及創作的感受時,堅強的海迪深情地說了這樣一段感人肺腑的話——(齊讀)
“每天我都想放棄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來,精心地、像看護一小簇火焰一樣,讓它燃燒,生怕它熄滅……”
2、無獨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她在12歲的時候就染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后來病情不斷的惡化,差不多全身關節都損傷了,面對病魔的挑戰,盡管她的肉體和精神都受到極大的折磨,但她并沒有因此荒廢甚至放棄生命。她忍著極大的痛苦,強烈的呼喊著——[
3、揭題《生命生命》
4、反復讀題,醞釀情感:
①、是的,這是一位強者對人生熱情的呼喚,請高聲讀——
②、是的,這是一位勇者對命運不屈的挑戰,請大聲讀——
③、是的,這更是一位飽經歲月滄桑的老人對生命深沉的思索,請低聲讀——
二、走入文本,聆聽生命之呼喚:
1、現在,我們就來學習杏林子的散文名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請打開課本,聽老師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說說文章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在書上記下自己的感受。
3、暢談自己的感受。
三、自讀文本,初談生命之感悟:
1、自由放聲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注意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將文章讀出屬于自己的感受和聲音!
2、讀完全文,你又有何收獲?請聯系課文,用上文中的詞語來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或者說是感悟吧。
3、交流,隨機出示:
掙扎欲望
強烈鮮明
震驚震撼
糟蹋流失
珍惜負責
不屈向上
茁壯生長
沉穩有律
短暫有限
光彩有力
4、是的,這些詞語都是鮮活而有生命的,它們傾訴了作者杏林子對人生、對生命的執著與感悟。不用多說,相信你的感覺也是深沉的,來,把這種感覺放進去,讓我們再來好好讀一讀。
四、研讀事例,品味生命之內涵:
1、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每個人都擁有著屬于自己的對生命的理解和思考。請再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用了哪三個具體的事例,引發出對生命的思考?你能用簡要的話語來說說嗎?
2、自讀,交流,板書:
小飛蛾求生之欲望尊重
香瓜子茁壯生命力尊敬
心跳沉穩有規律珍惜
渺小→→→博大
3、研讀句子,品味生命之內涵。
要求:自由選擇文中的一個事例,和同桌合作學習:劃出最讓你倆感動的句子,把它推薦給大家,說說你倆從中讀明白了什么?
反饋:(變序朗讀,體會情感)
A、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鼓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
它,掙扎著,
極力鼓動雙翅,
我感到一鼓
生命的力量
在我手中躍動,
那樣強烈!
那樣鮮明!
B、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
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那小小的種子里,
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
生命力啊!竟使它
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
在沒有陽光、
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
即使它僅僅
只活了幾天。
C、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4、創設情景,反復回讀中心句:(配樂)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地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①、是的,此時此刻,那柔弱的小飛蛾,那渺小的生靈,它掙扎著的求生的欲望使我深深地震驚,我告誡自己——(齊讀)
②、是的,此時此刻,那不屈向上的小瓜苗,那茁壯生長的小生靈,它頑強的生命力使我怦然心動,我囑咐自己——(齊讀)
③、是的,此時此刻,靜聽著自己的心跳,感受著生命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讓我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真實地存在,我一再地提醒自己——(齊讀)
五、走進生活,探討生命之外延:
1、生命還應該是什么?繽紛的生活給了我們豐富的答案,現在,讓我們帶著對課文的感悟,帶著對生命的進一步思索,走進那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去探究生命的含義。
2、多媒體課件演示:
①、爭奇斗艷的鮮花。
②、自由自在的小動物。
③、蓬勃向上的植物。
④、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們。
3、書寫心聲:
生命是,生命因而美麗!
4、交流感受。
5、回讀中心句,提升情感:
同學們,剛才的探討,使我們每個人都由衷地感到:生命因為自強不息而鮮明,生命因為頑強拼搏而茁壯,生命因為珍惜負責而格外充實!這就是生命的真諦!讓我們時刻告誡自己——
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
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們的。我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們必須對自己負責。
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地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我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地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六、引進格言,激蕩生命之情懷:
1、生命是寶貴的,人生是短暫。生命的價值不在于它的長短,而在于它的奮斗!古往今來,有許多至理的人生格言指引著我們成長——
2、品讀格言:
輕于鴻毛,重于泰山。——司馬遷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戰國策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生得偉大,死得光榮。——毛澤東
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雷鋒
第二課時
教材說明
《生命生命》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下冊。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青少年時期,漸漸地會開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應該怎樣塑造自己,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的問題,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對生命的認識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現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這一層面,因此,有關生命的話題學生是渴望了解的,進行生命的思考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需要。具體到對《生命生命》一文的閱讀來看,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文中三個生命個體所展現的生命精神內涵,學生在體會時會因對作者的不了解,對生命話題的認識較粗淺而產生學習困難。[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生詞,會背誦課文。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受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贊嘆之情和珍惜之情,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贊嘆之情、珍惜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包括杏林子相關資料及文中重點語句)
教學過程
一、走進生命話題
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生命生命》,這節課讓我們同臺灣作家杏林子一起繼續探討關于生命的話題。
(師板書課題,生讀)
二、感悟生命形態
1、品讀第二自然段,感悟小飛蛾的生命形態。
(1)導入。第一個走入我們視野的是一只飛蛾。(生讀第二自然段。)
(2)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飛蛾?找出印證自己觀點的語句,談談你的體會。(生讀,思考,全班交流,練習朗讀重點。學生思考的結果肯定是多方面的,如可惡的,可憐的,頑強的,了不起的等,師可相機引導生思考討論:作者重點想表現的是哪一方面?)
(3)現場采訪。熱愛寫作的作者捉住飛蛾我們很容易理解,放了飛蛾我們也能理解,但為什么會“忍不住”放了它呢?假如你是作者,能否接受我的采訪,為大家解開謎團?(師采訪生,結合學生的發言,相機評價,可適時引導學生再讀“但……放了它!”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2、品讀第三自然段,感悟香瓜子的生命形態。
(1)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
(2)匯報讀,生互評。
(3)學生再讀。思考交流:你認為自己從香瓜子的生命故事中收獲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
(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是還可以相機組織生再讀引人深思的句子。)
3、小結。這些文字哪里只是在講述小飛蛾、香瓜子的故事,這分明是一曲曲生命的贊歌呀!
三、尋找生命意識
1、了解作者的故事,體驗自我生命的存在。
(1)師深情講述杏林子的生命故事。(出示杏林子相關圖片和資料。)[簡介杏林子:她的文字曾感動和鼓舞了無數人,她十二歲時突然患上了至今人類都無法徹底醫治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從此,鉆心的疼痛與她伴隨,直到她六十一歲離開人世,她只上過小學,在關節壞后,她依然坐在輪椅上,膝上架著小木板,創作了數百萬字的作品,這篇文章就是從她那蒼白的扭曲的手指間一個字一個字地流淌出來的。]
(2)帶著感受讀杏林子的內心獨白。(讀第四自然段)(出示句子:這就是我的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組織學生反復讀這句話(師可以相機引讀,如:“咚、咚、咚……”聽著那強有力的心跳,杏林子對自己說……聽著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心跳,杏林子對自己說……,等)[
(3)體驗生命的存在。這就是杏林子的生命,單單屬于杏林子的。你的生命,單單屬于你的生命呢?(組織生靜靜感受生命脈搏的跳動后自由談感受,并練習朗讀這句話)
2、品讀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1)(繼續出示句子“我可以……對自己負責。”)師引讀:杏林子接著寫到:我可以……,也可以……,如果你是杏林子你會怎樣好好的使用它?又有可能怎樣的糟蹋它?(生在此可能會思維受阻,師可以相機補充介紹一些杏林子的生活細節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2)結合學生發言小結。
(3)(引讀“一切……對自己負責。”)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自己”,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你是怎樣理解的?(生談自己的見解,師相機引導朗讀)
四、探索生命意義
1、(出示課文末一段),生自由讀。
2、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用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讀著這句話,你想到了誰?(生思考,全班交流,師相機總結提煉出“無限的價值”的含義)
3、小結。指導朗讀。
五、留下生命思考
1、全文小結。杏林子已經用自己光彩有力的生命歷程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也將做出屬于自己的回答,也許我們要用上一生的時間。
2、品讀文題。讓我們在對課題的朗讀聲中結束這一課吧!(引導學生用多種讀法讀課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