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7 19:56:35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灰雀》是小語課本第五冊第五組的一篇講讀課文。在該文中共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列寧,一個是小男孩。有些老師認為該文中描寫列寧的筆墨很多,因此該文的中心人物應該是列寧,對于這種觀點我不敢茍同,我倒認為該文的中心人物應該是小男孩,理由是:
一、從課文的主要內容看。該文主要敘述這樣一個事件:灰雀歡跳—→灰雀失蹤—→
灰雀復現。而這一切的“幕后操作者”是一位小男孩,由于他的偷捕導致了灰雀失蹤,由于男孩的改錯致使灰雀復現。而列寧在該文中是個視角人物,起了了引線作用,通過他的眼睛發現灰雀失蹤,通過他的誘導致使孩子醒悟并放了灰雀,對于孩子來說,列寧儼然是位良心導師,是孩子轉變過程中的催化劑。
二、從作者、編者的教育意圖看。我認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編者選擇這篇文章的主要意圖在于,勸導我們的學生要勇于承認錯誤,敢于改正缺點。每個人在一生中都不可避免會犯些錯誤,有了錯誤應該勇于承認,并能加以改正,這樣的孩子在他人眼中仍是誠實的孩子,仍會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寧這樣的偉大的尊重。
三、從文中人物所帶有的行為和品質看。從列寧在此文中的主要行為和品質看,他平易近人,熱愛自然,為了尊重小男孩的自尊,沒有當面指責他的過錯,而是通過平常的話語暗示小男孩要改正錯誤。若把列寧定為中心人物來講課文,能受到最大啟迪的并不是學生,而是老師。列寧的做法讓老師們加深理解了“要尊重學生,要保護學生的自尊”這樣一個道理。小男孩在文中的主要行為是:一開始撒謊,后來改正了錯誤,其品質就在于勇于承認錯誤,知錯就改這一點倒是很值得學生學習、借鑒。教育的主體應該是學生,也就是說我們把小男孩定為中心人物來教學,更符合教育的實際,更容易打動學生的心靈,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收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中心人物的設計是很重要的,只有從文中找出中心人物,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學環節的連綴才有條理,圍繞中心人物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關鍵。,灰雀》一文中雖然描寫列寧的筆墨很多,但并不等于說列寧就是本文的中心人物,我認為文中對列寧作細致的描寫是為小男孩的出場設下伏筆,起鋪墊作用。把小人物和偉人放在一塊寫,通過偉人的視角來展現小人物的某些品質,這是作者獨具匠心的一種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
我們在教學中若僅憑對人物描寫的文字數量著手確定中心人物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教師設定中心人物時要為學生考慮,因為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在設定中心人物時我們應考慮到文中中心人物本身在所隱含的某些品質,能否為我們的學生所接受,能否引起他們的共鳴,使他們受到一次思想、精神上的洗禮。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