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2-17 19:15:51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在《月光曲》(人教版第十二冊)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教學時我覺得“景象”一詞后的逗號似應改用破折號,因為這里的標點符號是起解釋說明作用的。另在教學同冊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也覺得有一處標點不妥:“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破折號前面說“一天”,后面卻說“大年夜”,怎么能用破折號呢?
胡志勇老師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復指短語前后兩部分之間使用什么標點的問題。
復指短語是由兩個詞或短語構成的,前后兩部分重疊在一起,同指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在句子中作同一成分。從意義上看,前后兩部分有相互注釋或說明的作用。
復指短語的前后兩部分之間通常不用任何標點。例如(下面“~~~ ───”的為復指短語):
①交通員李大叔在洞里等了好久。(《小英雄雨來》)
②他想象著他爺爺康斯坦丁·瑪卡里奇……(《凡卡》)
③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冀中的地道戰》)
以上復指短語:例①作主語,例②作賓語,例③作狀語。它們的內部沒有語音停頓,故書面上不用任何標點。
有的復指短語,為了突出注釋或說明作用,前后兩部分之間有語音停頓,書面上可用冒號、逗號或破折號。例如:
④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在仙臺》)
⑤他……小心地翻閱著墨筆寫成的文稿:一篇《清貧》,一篇《可愛的中國》。(唐《同志的信任》)
⑥武松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門前挑著一面旗,上頭寫著五個字,“三碗不過岡”。
(《景陽岡》)
⑦扁鼻子軍官……又伸出那個戴金戒指的手指,說:“這個,金的,也給你!”(《小英雄雨來》)
⑧王春林,那個木匠,你怎么認識他?(冰心《小橘燈》)
⑨他整整花了27年,終于編寫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李時針》)
⑩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我的戰友邱少云》)
以上復指短語中,例④⑤⑥⑨⑩作賓語,例⑦⑧作主語。它們當中前后兩部分之間的冒號、逗號、破折號可以互換,這也體現了標點符號使用的靈活性。
胡志勇老師提供的第一句,“景象”與“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構成復指短語,作賓語;前后兩部分之間用逗號屬常例,當然用冒號或破折號也可以。胡老師提供的第二句,“一年的最后一天”與“大年夜”也構成復指短語,作賓語;前后兩部分之間用破折號完全可以。漢語的“大年夜”指農歷除夕,既可指一年最后一天的傍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這兒取后者(課文中是指圣誕節的前一天),前后兩部分指同一個日子,作同一個成分,就符合復指短語的條件。為了突出注釋部分,故中間用了破折號。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