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11-17 18:06:54 下載試卷 標簽:復習 教師 找規律 小數減法 診斷活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的第23頁
教學設計
揭示課題
說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
1.找規律,填表。
出示下表。
[這個設計獨具匠心,利用課本提供的材料加以改造,讓學生找規律填空。有利于誘發學生探索規律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而且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動手。實踐表明多數學生能正確的填出所缺的所有算式。]
要求:仔細觀察,從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規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來。
(自由發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說說為什么這樣填,你是怎么想的?
[這時學生一般只能直觀地感知規律,如回答第一列第3格為什么填12-9,學生會說:“因為上面是11-9、12-9,所以下面應該是13-9。”不經提示,就能自覺地用比較概括的語言來總結規律的學生畢竟不在多數。]
3.討論(出示已填完整的減法表)。
a.豎著看,第一列的得數有什么規律?算式有什么規律?
b.你還能發現什么有規律的排列?
(酌情啟發:橫看,有什么規律?豎看,有什么規律?)
[這里,教師先讓學生說出豎看每一列得數的規律,再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差會從小到大依次增加1,從而讓學生發現每一列的減數都相同,被減數從上至下一個比一個大1,所以差也依次增加1。這樣引導,學生容易發現規律,更為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感悟被減數、減數與差的依存關系。類似的,橫著看也這樣引導。]
4.小組活動,動手操作,重排退位減法表。(見課本第23頁。)
(提供每組一套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
小組合作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地排成一個表。
[教材提供的這一教學設計,既可以起到鞏固強化已有認識的作用,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因為盡管學生對這個表的規律已有所認識。但要他們自己重新構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實際教學時,還需要教師通過巡視,提醒學生如有困難可以先看看書上的表再排。但一般不要照著書上的表格來排。]
利用退位減法表復習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課本第24頁的第1題。)
a.差是6的減法算式有哪幾道?想不出的可以看減法表。
[這個問題并沒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圍。所以一開始學生會說出原來學過的10以內差是6的算式,個別學生還可能由14-8=6、15-9=6類推出 16-10=6、17-11=6等尚未學習的減法算式。對此,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分類,然后再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這節課復習的退位減法上來。] 學生可能說出:6-0=6、7-1=6、8-2=6……20-14=6……引導他們分類:其中哪些是上學期已經學過的?哪些是新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哪些是以后要學的?
b.差是7的一組退位減法算式你能都說出來嗎?
c.你還能說出一組差是幾的退位減法?
課堂獨立練習
1.看圖列兩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第24頁的第2題。)
2.口算,比比誰算得又對又快。(第24頁的第3題)
教學設計說明
這是一節復習課,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對學過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整理。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沒有直接出示已整理好的減法表。而是讓學生看不完整的減法表,根據已出示的算式找出內在的規律,嘗試填出所缺算式。說理由時也不必很完整,就題論題,只要有道理就行。然后再通過小組討論,進行整體的觀察,從結構出發,找出一系列的規律。最后,通過利用減法卡片重建表格的活動,進一步鞏固知識。這樣安排,不僅使學生清楚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
第二部分是利用這張20以內退位減法表,找出差是6、7、8、9等的算式。在引導學生找規律時,橫著看、豎著看,減數和被減數的變化規律都較容易找到。所以這里的引導重點放在從得數著手,看表找出結果相同的算式,學生會發現得數相等的算式總是排在一條斜線上的。
第三部分是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特別是口算,熟練的2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是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對20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整理,找出規律,進一步鞏固此類減法。比較熟練的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
2.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的能力。知道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