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試題庫 > 單元測試 > 語文單元測試 > 六年級語文單元測試上冊 > 正文
2009-10-14 20:33:37
第一課:文言文兩則(一)學弈1、譯文:弈秋,是( )的人。讓弈秋( ),其中一個人( ),只聽( );(另)一個人,雖然( ),卻一心( ),想拉( ) .雖然( ),卻不如( ).說是( )嗎?說:( ).
。、孟子名( ),字( ).( )時期( )國人.是古代的( )家、( )育家。被稱為( ),與孔子合稱為( )。
3、本文道理:學習要( ),不要( )。
(二)兩小兒辯日1、譯文:孔子到( ),看見( ),詢問( )。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 ),而( )。”一個小孩認為太陽( ),而( )。一個小孩子說:“太陽( ),大得( ),到了中午就( ),這不是(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 ),等到了中午( ),這不是( )嗎?”孔子不能( )。兩個小孩笑著說:“( )”
2、孔子名( )字( ),( )時( )國人,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編為《( )》,是著名的( )家、( )家、( )家。
3、本文寫了兩個孩子的( ),寫了孔子的( ),( )。
第二課《匆匆》(一)作者參考
朱自清:現代著名作家,( )家。代表作有《 》、《 》。毛澤東曾稱贊他的( ),說他:一身( ),寧可( ),不領( )。
。ǘ┍疚淖髡叩乃枷敫邢耄罕磉_了作者對( )的感慨和對( )的無奈。
第三課《桃花心木》
。ㄒ唬┳髡邊⒖剂智逍海 )最高產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 》、《 》、《 》等,他的名言有:( ) 。ǘ┍疚闹攸c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 ),會( )出一顆( )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 )轉化為巨大的( ),( )生長。
第四課《頂碗少年》(一)作者參考作者:( ):當代作家。上學期曾學過《 》就是她的作品。(二)講法參考問題:本文一共寫了少年幾次頂碗?( 次)少年成功的原因:主觀:( )客觀:( )
第五課《手指》(一)作者參考:
作者:( )。浙江人,F代作家名( ),字( )。代表作有《 》。
。ǘ┲v法參考:問題:本文中所講五指的特點:它們各有不同的( ),各具不同的( ),各有( ),各有( )。五根手指如能( ),成為一個( ),那就根根( ),根根有( ),不再有什么( )、( )之分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