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3 20:29:06 下載試卷 標簽:小數 五年級 蘇教版 數學
教學理念:
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數學學習過程要讓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應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并結合概念教學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教法與學法.
1, 體現規律形成的全過程.概念教學應遵循感知-概括-理解-運用-系統化的邏輯過程.教學中,教師不是簡單的奉送結論,而是在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感知,操作,發現,分析,歸納和鞏固運用.分層次的探究活動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認識結構,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知識,學到方法,訓練能力.
2, 注重現代教學技術和直觀教具的使用.老師準備教學電腦課件.學生每人幾張數字卡片,每小組一張小數點位置移動變化情況表格.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5—66頁的例2,例3,"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一的第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能應用規律正確口算一個數乘10,100,1000……的積.
2,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和主動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
教學重點::改寫時應該怎樣想
教學難點:改寫時應該怎樣想,如果位數不夠,要用"0"補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激趣:調皮的小數點自我介紹:我是小數點,別看我個子小,我的本領可不小,不信,你瞧,(多媒體演示)一棵樹苗高1.05分米,逐漸長高到10.5分米,變成一棵大松樹105分米.
2,觀察:從這棵樹的成長中你們發現小數點的本領了嗎,這些數據又有什么異同點呢
(數字相同且排列順序一樣;小數點位置不同;小數大小不同)
從左往右看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 用手勢表示移動的方向(向右移動)
把1.05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時它的大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板書:變得比原數大
3,引入:可見小數點向右移動會使小數變大,那這種變化到底有什么規律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設計意圖:小孩子好動,喜歡動畫,這一環節設計能有效地把學生的精神集中起來,并通過動畫,讓學生初步感知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準備,在心理上產生強烈的"我要探索"的沖動.)
二,復習引新
1,口算
5×10 50×10 5×100 50×100
2.比較每組兩個小數的大小
4.53○45.3 0.7○0.07
3.導入新課
比較一下,剛才每組中兩個小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為什么每組小數里的數字相同,數字排列的順序也相同,而組成的小數大小卻不同呢
小數點的位置不同,小數的大小就不同.也就是說,在一個小數里,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那么,這種變化有什么規律 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揭示課題: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三,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1)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上述各題.
(2指名說說計算結果,并照下面的樣子板書:
5.04×10 =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3)引導觀察,比較:每次乘得的積與乘數5.04比較,小數點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50.4和5.04比,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了幾位 504和5.04比,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幾位 5040和5.04比呢
猜想:把一個小數乘10,就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什么方向移動幾位 把一個小數乘100,1000呢
(4)驗證: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任意找2-3個小數,分別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與我們的猜想是否一樣.
(5)歸納:通過計算,你認為我們剛才的猜想對不對 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們發現的規律
換一種說法,這個規律還可以怎么說 (引導學生說說如果把一個小數的小數點分別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就相當于這個小數分別乘多少 )
設計意圖:在學生充分進行操作,觀察,比較,探索的基礎上,概括出規律.教師有目的地進行引導,提問,把"小數點位置的移動"與"小數大小的變化"聯系起來,學生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悅.在緊張愉快的教學中,突破了這節課的難點.
2.教學例3.
(1)出示例3中的表格,讓學生說說從表中能知道什么,結合學生的交流適當介紹"蛋白質"的含義.蛋白質:是一些食品中含有的成分,人們吃下食物后,這種成分能被人體吸收,以增進人的健康.
(2)提出:"每千克黃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是多少"這一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這個問題就是讓我們把0.351千克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數.
(3)提問:你體會把0.351千克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數嗎 可以怎樣想 先在小組里互相說說.
(4)組織交流,并明確:要把0.351千克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數,可以用0.351乘1000;計算0.351乘1000時,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
四.教學"試一試"和"練一練"
1,指導完成"試一試"
指名讀題,明確解題要求.學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樣想的 把"0.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可它的小數部分只有兩位,你是怎樣處理的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填表
討論:36乘以10,100,1000時,你是怎樣想的 土國把36看成小數,小數點應該在什么位置
把36的小數點向右移動時,先要做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2題
課堂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聯系適宜第4,5兩題
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6題
學生讀題后提問:通過讀題,你知道了什么 有誰知道為什么同樣的物體在月球上會輕很多呢 適當介紹相關的知識.
設計意圖: 數學規律的應用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在學習中感知規律,理解規律,在應用中鞏固規律.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有條理,有層次地按照"鞏固-變式-發展"的坡度進行有效的練習,讓學生廣泛參與.設計形式多樣,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讓學生練得輕松,提高了能力.)
3. 游戲:小數點搬家(課件出示)
拿幾張數字卡片,讓幾個學生組隊排小數,讓學生按要求給小數點移動位置.
五,全課總結
童謠:《快樂的小數點》
1,啦啦啦,啦啦啦,我是神奇的小數點,數前數后到處爬,向右跨,數擴大,擴大十百千萬倍,向右移動一二三四位.
2,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快樂的小數點,數前數后到處跑,不小心會摔跤,今天的課堂學會了,你叫到哪我就到哪錯不了.
布置作業
練習十一第6,7題
課后反思:
(一)課始用動畫導入,使學生從感性上體會到小數點位置移動會對小數的大小變化產生影響,為新課的學習提供了心理上的認知點.
(二)通過計算器探索,在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的前提下,提出假設,具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可以充分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覺得自己是在研究規律,而不是在做一些機械的運算.
(三)讓情境走進課堂,把快樂帶給學生. 我曾經做過一個小調查,問學生們:"你們喜歡什么樣的數學課堂 ""你們喜歡以什么樣的方式學習數學 "絕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這樣的:數學課堂是要有趣的,輕松的,生動活潑的,最喜歡以游戲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讓我們學中有玩,玩中有學.是呀,只有學生喜歡的課堂才是真正屬于他們快樂的課堂,也才是我們教師應該努力追求并匠心設計的課堂.在數學課堂中我們不妨可以多創設一些有趣的,輕松的,生動活潑的情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思考,交流.
尹勝江, 1996 年畢業于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小學數學高級教師.十多篇論文獲獎,輔導學生獲獎二十多次.1996年被評為市骨干教師,1997年被評為縣十佳教師.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