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象征-斷臂的維納斯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8 21:30:18

古希臘人是女性裸體藝術的開創者,也是日后女性裸體藝術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源泉。
在古代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愛情女神,古希臘人習慣稱之為阿芙洛狄忒,古羅馬人則稱之維納斯,她美艷無比又非常浪漫,掌管動植物的繁衍與人間愛情等六項職務。西方造像藝術冠以她作為女性美形象楷模。據說維納斯的誕生源于克洛諾斯天神烏拉諾斯那旺盛情欲的憎恨:當夜幕降臨,天神一如既往她展開肢體擁抱大地母神蓋拉時,埋伏在一旁的科洛諾斯舉起手中的鐮刀,割下了他的生殖器,并憤怒地把它扔到了波濤翻滾的大海中。那東西在海上漂流了很久,突然一簇白色的浪花從這不朽的肉塊周圍擴散開去,美麗絕倫的少女維納斯便在這浪花之中誕生了。維納斯降生時,并不是斷臂的,而且也并非全裸的,而且她在西方人心中也并非一直都被當做美神的化身。那么,維納斯是怎樣斷臂的呢?她又是怎樣一步步征服西方人的內心,成為他們心中女性理想美的象征的呢?現在,考古學家已經將維納斯在人間的經歷理清,那是一個充滿浪漫與傳奇色彩的故事。
公元前五世紀初,維納斯海中誕生的情景進入雕像藝術,雖然男性裸體在古希臘很早就被視為藝術美的象征,但是裸體女性的藝術形象還沒有出現。所以雕像中的女神雖然身材美麗,但古希臘人依然給她穿長了薄薄的衣衫。到了這個世紀末,《女祖先維納斯》雕像的出現,標志著藝術維納斯裸露的開端。雕像中女神好像在不經意中讓肩頭的衣服滑落,裸露出了一只乳房,那溫柔的眼神和柔軟的衣物互為表里,活脫脫一個古希臘的女子的寫照。雖然她體格矮小、胯骨高、乳房小,腰和腳踝比較粗,完全一個地中海沿岸農村的壯碩婦女形象,但她卻是第一位赤身裸體走向古希臘人的女神。這尊裸像讓當時的人們無比的震驚。
在西方藝術界,菲迪亞斯、米隆、波力克利是響當當的雕塑藝術大師,但是他們并未涉足過女性裸像這個領域。到了普拉客希特時期,才綻放生機。他流芳百世的是《尼多斯的維納斯》,這是一尊全身赤裸的、充滿喜悅表情、目光溫柔的美麗女神。尼多斯人很喜歡它,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到愛神的廟堂之上。
看慣了男性裸體的古希臘人,忽然發現女性裸體也很有魅力,各種詩人作家紛紛用文字抒發他們的贊嘆之情。據說有一位古希臘作家及其同伴曾參觀該廟,都被這尊女神雕像的美所融化,有一個人竟然情不自禁地跳了起來,熱切地摟住女神的脖頸流出了眼淚,以至于站在旁邊的祭司驚訝的目瞪口呆。而比西尼亞的國王吉尼米底也被她弄得神魂顛倒,他提出,只要拿這尊女神雕像交換的話,尼多斯人所欠的款項可以免除。但是同樣愛美的尼多斯人寧愿忍受債務的煎熬也不愿出賣他們美麗的女神雕像。一些古希臘作品中,愛神還被用作動詞:^做**。公元前五世紀始,古希臘人把粗俗的肉欲和崇高的愛情分開,從此,愛神有了兩種身分,專司粗俗肉欲的女神與專司崇高愛情的女神。柏拉圖在《會飲篇》中稱之為“上天的維納斯”和“世俗的維納斯”,這種觀念一直到近代。但是在普拉客希特那里,這兩者融合為一。他手下的維納斯既有誘人的性感,又有著神性的莊嚴。他的這尊雕像被無數的后人模仿、復制。流傳至今的《尼多斯的維納斯》光復制品就有四十九件,有許多作品顯得夸張做作,整體缺乏韻律感,但卻迎合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其中,《梅迪契的維納斯》尤其被溫克爾曼人看做是女性美的典范,拜倫在《哈羅爾德》中還寫詩贊美這尊雕像。
在美術史上,曾有一個長期困擾雕塑家們的問題:人像軀干這個有著完美造型的統一體,卻只能由逐漸變細的長腿去支撐,能否找到一種更為穩妥的方式來彌補這種不足呢?
普拉客希特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將衣飾裹在雙腿上, 而只是裸露上身。這樣,雕像不再需要任何的支撐,雙臂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擺出各種姿勢。在復制品《卡普亞的維納斯》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雕像的風格。公元前四世紀伴隨著女性裸體雕像的大放光彩,男性雕像黯然失色下去。公元前二世紀末期,出現了古希臘時代最后的一件偉大作品《米洛的維納斯》。這件作品穿越時空,稱為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的女性理想美的象征。之后,伴隨著基督教的統治時代的來臨,裸體藝術逐漸消失。
直到文藝復興時代,裸體藝術才又重新展現魅力,維納斯也逐漸從神圣的光環中走向世俗,走向自然,成為傳達人性的絕佳對象,比如喬爾喬涅的名畫《入睡的維納斯》、提香的名畫《烏爾比諾維納斯》等。而最著名的則是那幅《維納斯誕生》。《維納斯誕生》是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堤切利的杰作。在中世紀嚴格的思想控制下,希臘、羅馬藝術中美麗的維納斯,被看做 “異教的女妖”而遭到焚毀。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為了沖破思想的禁錮而向往古典文化的意大利市民們,卻覺得這個從海里升起來的女神,很像是一個新時代的信使———她把美帶到了人間。
《維納斯誕生》似乎可以作為體現這樣一種“時代感” 的例子:裸體的維納斯像一粒珍珠一樣,從貝中站起,升上了海面,她的體態顯得那么嬌柔無力。畫面左上端有風神把春風吹向維納斯,而春神弗羅娜則在岸上迎接她。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美學家羅斯金說過,波堤切利的老師菲利普·李彼最善于畫百合,“可是要畫玫瑰那還是要讓他的學生。”在這幅畫上,波堤切利果然也畫了許多玫瑰,在輕風的吹送中,繞著維納斯窈窕而柔和的身姿飄舞。洋溢著青春生命的肉體,美麗嬌艷的鮮花,在當時是作為向宗教禁欲主義挑戰的形象。畫面上維納斯臉上掛著淡淡的哀愁,胸中似乎含有不可言傳的、精神的、近乎理想的愛。因此,誕生似乎并不帶來歡樂,反而有點悲劇味道。畫的背景是一片伸展無邊的海水、肥沃的土地和茂密的樹林,維納斯的步子仿佛沒有承受重量似的顯得飄逸,好像處于有推動力的旋律之中。這個維納斯作為美和愛的化身,有著嚴肅的含義。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