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6 16:36:47 下載試卷 標簽:教師 機械 閱讀 語文 閱讀材料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主旋律編排的幾篇課文。單元訓練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感悟課文,把文中所蘊涵的道理與自身實際相結合,培養自己的這種精神。《諾貝爾》這篇文章以樸素的語言,感人的筆觸敘述了諾貝爾發明炸藥的艱難過程,教學本文必須讓學生真切感受諾貝爾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啟發學生學習他雖歷經失敗、痛苦,但毫不氣餒,決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鍥而不舍的精神,深入體會文章步步深入表現人物個性的寫作方法。出于以上考慮,結合學生實際,將教學要點說明如下:
1、了解諾貝爾的成就。
諾貝爾在機械和化學方面有100多種發明,得專利費200萬英鎊。然而他最突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炸藥。文章之所以在“發明炸藥”上不惜筆墨,是因為諾貝爾為此投入的精力最多,遭受的危險最大,對人類的貢獻也最為豐厚。“發明炸藥”代表了諾貝爾最偉大的成就。
2、崇尚諾貝爾的人格。
諾貝爾,以淵博的知識讓后世嘆服,以畢生的不懈努力讓后世敬仰,以勇敢的探索讓后世折服,更以高尚的人格讓后世緬懷。學習諾貝爾,尤其要學習他高尚的人格。要讓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真切感受諾貝爾的感人事跡;通過書后作業“請將本課第八至十自然段有聲有色地讀一讀”的訓練,引導學生暢談收獲,真正懂得,只有畢生孜孜以求,永不懈怠,才能有所成就。
3、理清文章的條理。
文章從諾貝爾獎頒發的時間和地點說起,娓娓道來,使人們對這位科學巨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著,文章以“諾貝爾一生在機械和化學方面有過許多發明,而他最突出的發明是炸藥”一句統領全文,分別從“萌生欲望”、“發明液體炸藥”、“發明固體炸藥和雷管”、“發明威力更大的炸藥”幾方面進行敘述,最后寫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可作學生學習寫人的借鑒。
教學中,我緊緊圍繞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抓住第6、7、8、9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朗讀、感悟諾貝爾的永不滿足、追求不止的精神。尤其是第8、9自然段對動作、心理、聲響、呼語的描寫,可以說是對諾貝爾的一個特寫,人物形象更加清晰。
一、成功之處
1、從課堂實踐來看這樣的課型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發展。
以前聽過我校查校長上過的《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課,印象非常深刻。課堂上她引導著孩子們自主學習,“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學生讀得深入,感悟得深刻,教學效果相當的好。非常非常讓我羨慕。這學期我在我的課堂上也努力嘗試用這種課堂模式進行教學。但我又有所顧慮:學生自由發揮,耽誤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怎么辦?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研究,課堂實踐給了我肯定的答案。尤其是這節《諾貝爾》一課,我放手讓學生讀書,談感受,學生談得挺好的,預期目標都完成了。這更堅定了我的信念:要相信學生,給學生以自由,每節課都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1)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高、參與面廣。
在這節課上,舉手發言的學生很多,學習環境非常輕松。這節課下課后還有些上課舉手但沒來得及發言的學生跑到我跟前和我交流讀書收獲,有的學生把《科學家的故事之諾貝爾》讀給我聽,甚至還有同學計算出200萬英鎊每年的利息,并列出算式給我看,由此可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熱情很高。
(2)學生對這種課型感興趣。
這節課后我采訪了幾名學生,問問他們喜不喜歡老師用這種方法上課,沒有一個說不喜歡的。我讓他們說說喜歡的原因,他們說:“這樣學,我的潛能被挖掘出來了。”“自己常動腦筋,思維就拓展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這樣學能提高我預習的興趣。”
2、這樣的課型明確地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過去,我和大多數語文教師一樣上課都是根據教案按部就班地進行逐段分析,一味地“講深、講透、講全”,繁瑣的分析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課堂教學效果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相對較弱。而在“自主感悟”型課堂上,教師說的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生自己讀書,然后小組討論讀書感悟。這樣處理,能使學生主體性突出的同時,增加了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的機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教學效率,能使我們語文教師從關注“我要講什么”到關注“學生學到了什么”上來。
二、存在不足及改進措施
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我這節課的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1、課文的3到9節是文章的重點,尤其是8到10節有聲有色的朗讀感悟應是重點中的重點,而我把握的卻不突出。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有時間觀念,課后題應當堂解決。
2、畢竟是高年級了嘛,課堂教學除了要培養孩子聽、說、讀、悟的能力,還要找找讀寫結合點。像《諾貝爾》課后“為諾貝爾寫一百字的小傳”就是一個很好的讀寫結合點,而我卻忽略了它。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學生“寫”的能力的培養,努力讓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年上一個臺階。
新《課標》中指出:“閱讀應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審美樂趣。”本著這個理念,我會繼續嘗試用“自主感悟”型課堂模式指導教學實踐,放手讓學生自感自悟,互幫互學,取代老師的講解,讓這種扎實、樸實、平實的教學模式綻放出迷人的光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