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1 23:04:50 下載試卷 標簽:環境 診斷活動
5、走,我們去植樹
一、導航臺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植樹是少先隊經常開展的一項活動。你參加過嗎?還記得當時歡快的勞動場面嗎?你栽下了幾棵樹,它們現在長得怎么樣了?常去看看它們嗎?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走,我們去植樹》這篇課文,課題用一種親切的語氣,號召少先隊員們一起去做這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這是一首詩歌,它以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的情景,展現了植樹造林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和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號召人們積極投入到綠化祖國的活動中去。
全詩可分三部分。
第1自然段,點題。先表明在什么季節,以什么樣的心情去植樹,然后發出“走,我們一起去植樹”的號召,點明題旨。
第2至6自然段,寫植樹的意義和價值,指出植樹的重要性。
第7自然段,呼應開頭。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精彩片段(一)
荒灘,溝渠,
山坡,公路……
到處回蕩著
紅領巾的歡聲笑語,
伴隨著金色童年的
是一棵棵青翠的小樹。
欣賞:
“我們”在各個地方種下小樹,將綠色布滿祖國大地。這一段寫出了“我們”植樹時的歡樂。
精彩片段(二)
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工廠,
片片樹葉都是快樂的音符,
給我們送來清新的空氣,
讓每個人都健康、幸福。
欣賞:
這一段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樹比作“綠色工廠”,把“樹葉”比作“快樂的音符”,寫出了樹木對人類的貢獻。有了綠樹,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麗、健康、幸福。 三、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
題文照應,突出中心
題目與內容的關系相當密切。有的題目,概括、揭示著文章的內容;有的題目,則是根據寫作內容擬題。所以,內容與題目照應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走,我們去植樹》這篇課文,根據課文內容來擬題,題目又很巧妙地揭示、概括著文章的內容,達到了題目與內容相互照應的效果,很好地突出了“號召人們積極參加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活動中去”這一中心。
不僅在詩歌中要做到題文照應,在其他文章中也同樣如此。下面這篇《送別》,是一個五年級同學的作品,也很好地注意到文章題目與內容的關系,做到了題文照應,抒發了與父親的離別之情。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送別
李風景
一個陰沉沉的中午,我放學回到家,見爸爸在收拾行李。我問道:“爸,您要去哪里?”爸爸嘆了一口氣說:“現在呀,家里沒有錢,我去……”沒等爸爸說完,我就知道要發生什么事了。我說:“您去打工,是嗎?”爸爸點了點頭。這時,我的淚水已經涌了出來。
十幾年來,爸爸一直在村部工作,為村里的人操了不少心,出了不少力。眼看著村里的人都過上了富裕生活,而我們家卻還很貧困。現在,行政村合并,爸爸被精簡下來了。四十歲的人了,要離家到外面打工,能吃得消嗎?
爸爸吃完飯,就向奶奶告別,說:“娘,兒走了,您老人家多保重,替我多照看一下兩個孩子。”奶奶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說:“在外面多加小心。活兒累,干不下去就回來。咱還有幾畝地種,餓不著的。”爸爸故作輕松地說:“娘,您放心,沒有多累的活兒。”
在去車站的路上,爸爸一邊走一邊和我說著話:“孩子,啊家聽奶奶的話,別跟哥哥吵架、惹奶奶生氣。你們都不小了,該自己照顧自己了。趁著還有力氣,爸爸在外面多賺點錢好供你和哥哥上學,讓你們比爸爸有出息。”聽著這些話,我的眼淚又下來了:“爸爸,您放心吧!我會努力的。”爸爸無聲地點了點頭。
爸爸上車了,把行李放在車上,又拉開窗戶,向我揮揮手,說:“回去吧,景景,上學要遲到了。以后多替奶奶照看家!”看著爸爸已滿是皺紋的臉、灰白的頭發,想著他為了我和哥哥、為了這個家,要去那么遠的地方出苦力,我的眼淚又忍不住涌了出來。為了不讓爸爸看出我難過,我轉身離開了檢票口。在車站外的一個拐角處,我停了下來,用朦朧的淚眼看著坐有爸爸的那輛客車。我看著,看著,知道那輛客車開出車站,慢慢地消失在遠方……
四、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校園里一定有許多植物,請教自然老師,自己再查閱資料,給這些花草樹木制作標牌,分別介紹它們的名稱、科目、年齡等。
2、植樹節的時候,和同學們一起,選擇一個合適而又富有意義的地方,栽下小樹苗,并用你喜歡的方式(如攝影、詩歌、日記等)記下這件事情。
附課后練習4提示:
樹是“綠色工廠”,能改造大氣環境;樹可以綠化祖國;樹可以戰勝自然災害;樹是“綠色”,能為人們做許多許多好事,能幫助建設祖國。
五、萬花筒
相關資料
1、植樹節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并于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次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題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郵票。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全年12個月,每月均有一些國家歡度植樹節: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 日;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古巴的植樹節是10月10日;英國的植樹節是11月6日至12日;敘利亞的植樹節是12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
2、綠色工廠:指樹木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的葉綠素吸收陽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機物質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稱之為光合作用。
3、綠化祖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栽種綠色植物,可以改善自然環境和人民生活條件。綠化可以凈化空氣,減少環境污染。統計表明,1公頃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可消耗1噸二氧化碳,產生0.73噸氧氣。綠化可以蓄水保土,防風固沙。當風受到森林阻礙后,風速一般可降低40%~60%。綠化可以降低噪音,美化環境。據測定,公園中成片林可降低噪音26~43分貝,綠化的街道比未綠化的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貝。綠化還可以提供工業原料和其他林副產品,在國防上起到偽裝、隱蔽的作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