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大師貝多芬(2)
來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1 08:18:29

很長時間之后,他突然大聲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我找到了!”說完,狂奔著就跑回家去了。驚得朋友們不知說什么才好;氐郊依,他就把剛才所見的美麗的景色用樂曲的形式在鋼琴上彈奏出來了。這首曲子就是后來人們熟知的洋溢著大自然詩情畫意的《第四交響樂》。就這樣,貝多芬靠自己的頑強努力終于被認為是維也納最好的鋼琴家和最優秀的作曲家。1800年,他在維也納舉辦了第一屆公開演奏會,向人們展示了他卓越的、超人的音樂才華。以后,每隔兩、三年就要舉行一次,他要把他所有的新作品隨時介紹給喜歡他的聽眾。盡管貝多芬在樂曲創作上表現出了不凡的才能,但他本身卻連遭不幸和打擊。
27歲時,他患了耳聾癥,而且病情不斷惡化。這對于酷愛音樂、視音樂如生命的貝多芬來說,無異于奪去自己的生命。他痛苦而無奈地喊道:“上帝啊,這是為什么?”到了中年,他的耳朵一點也聽不見了。1824年5月7日,創作出了一生最后一支交響曲——《第九交響曲》,在開演奏會時,他坐在一旁為樂隊打著拍子?墒,演奏結束了,他仍然在打拍子。人們告訴他已經演奏完畢,當他扭轉身時,看到觀眾在發瘋似地鼓掌,他一高興,便暈倒在舞臺上。貝多芬不知道,就是這首曲子,在演奏過程中,傾倒了無數聽眾,人們一陣又一陣地歡呼鼓掌,連續鼓掌五次。
當時規定,只有在皇帝來到會場時,才允許鼓掌三次,所以在場外的警察還以為出了什么亂子呢,連忙跑進會場維持秩序。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帶給了世界人民無限的歡樂,而他自己的生活在許多方面卻不盡如人意。他對愛情抱著一種極為圣潔的觀念,認為尋歡作樂是愛情之外的東西,所以不少姑娘不能接受他的思想,一個又一個姑娘離他而去。但他仍然不改變這種認識,1801年,他非常喜歡的姑娘又一次離開了他,他帶著戀人離去的內心痛苦和對愛情的虔誠,寫出了表現青春愛情幸福歡樂的《月光奏鳴曲》,作品表現了他純潔無邪的愛情理想。
有位哲人這樣說過,如果能夠正確地對待失敗和挫折,那么,他給人的將是更加頑強的意志和更加堅韌不拔的精神!或許正因如此,貝多芬在這段時間里表現出了非常旺盛的創作勁頭,在1801到1812這10余年間,他作出了許許多多成功的作品,除《月光奏鳴曲》之外,還有《第二交響樂》、《克萊策奏嗚曲》、《第三交響樂》(又叫《英雄交響樂》)、《曙光奏鳴曲》、《熱情奏鳴曲》以及后來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響樂》。其中,《第五交響樂》創作于1808年,被認為是貝多芬最受歡迎的交響樂,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范作品之一。其主要內容是告訴人們要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要積極勇敢地與命運作斗爭。這篇作品完成后,確實鼓舞了不少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由于貝多芬這些經典性作品的問世,他成了交響樂之王,人們以無比敬佩、贊慕、崇仰之情來欣賞著他的作品,同時,他也成為繼海頓、莫扎特之后,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大師。早在青年時期,貝多芬就樹立了民主、斗爭、進步的思想,這種思想他一直沒有改變過。完成于1804年的《第三交響樂》,原來就是以在歐洲掃除封建勢力,贏得人民極力贊揚的資產階級領袖拿破侖的事跡為題材的,所以,貝多芬在作品菲頁上寫上了“獻給拿破侖·波拿巴”幾個大字。
但是在作品完成的這一年,拿破侖拋棄了共和制,當了皇帝,貝多芬非常氣憤。一氣之下,就把這幾個字改為:“英雄交響樂——紀念一位偉人!”無異,貝多芬把這位“偉人”看作是轟轟烈烈反抗封建勢力的人民群眾。貝多芬對封建貴族也一貫持以毫不妥協的態度。1812年,貝多芬與歌德在波希米亞一齊散步,波希米亞是著名的避暑勝地,當時奧地利太子也在這里。恰巧太子從貝多芬和歌德對面走來,歌德看到是威儀赫赫的皇太子,就趕忙整理一下衣襟,拍一下身上的塵土,然后恭恭敬敬地向太子鞠躬。
而貝多芬則只裝是沒看見,大搖大擺地走了過去。事后,貝多芬責備歌德,長嘆一聲道:“我認為你沒有必要如此!”貝多芬名聲大振之后,不少貴族都希望與貝多芬結交,但貝多芬卻不屑一顧,他瞧不起這些勢力眼們。有一次,一個年青美貌的貴婦人,想讓貝多芬剪一縷頭發作紀念,好在別人面前炫耀。貝多芬看到這種人,氣就不打一處來,但他轉念一想,就滿口答應了。不久,貝多芬發現這位婦人在滔滔不絕地敘說他與貝多芬的親密關系,貝多芬當眾說道:“那只不過是一撮山羊胡子!”全場人哈哈大笑,貴婦人羞愧得無地自容。
在演奏樂曲的時候,貝多芬更是不允許被打擾,尤其是一些附庸風雅的貴族,他們本來根本不懂什么音樂,卻硬要參與各種音樂場合。還是在演奏《月光奏鳴曲》時,人們都在靜靜地欣賞這如詩如畫的音樂,沉醉在夢幻般優雅舒暢的意境之中。
突然有一個貴族不顧別人大聲喧嘩,貝多芬立刻停止了演奏,并厲聲責罵道:“我決不給這樣的蠢豬演奏!”一個親王看到這貴族非常難堪,出來勸解,貝多芬毫不相讓,對親王說:“親王閣下,您之所以會成為貴族,完全是憑借您高貴的血統,而我,靠的是我自己的努力。
現在,世上有成千上萬貴族,將來還會有貴族成千上萬。而貝多芬,無論現在和將來,都只有我一個!”說完,氣憤地離開了會場。由于貝多芬桀傲不馴,行為自由,對貴族嗤之以鼻,使上層階級故意冷落他。所以貝多芬雖有很高的名聲,卻一貧如洗,他經常不外出,原因是靴子早已開了洞而無錢更換。
所做的曲子每首要花費幾個月時間,卻賣不到好價錢。而且一個花花公子式的侄子,還常來擾亂他,給他制造麻煩。
晚年的貝多芬因耳聾不能與別人對話,只有靠一支筆一個本子與別人交換意見。在他未來計劃中,還有不少樂曲等他去完成,但是,1827年3月26日,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貝多芬卻帶著未完成作品的遺憾,帶著對封建統治者的憎惡,帶著對人世間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離開了人世。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