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余嘉錫
來源:國學 2009-06-18 19:15:59

余嘉錫(1884-1955),字季豫,號狷庵,今鼎城區長茅嶺鄉人。父嵩慶,字子激,清光緒二年(1876)進土,官于河南商丘。嘉錫出生于父親任所,自幼稟受庭訓,立志著述,十四歲作《孔子弟子年表》,十五歲注《吳越春秋》。光緒二十七年(1901)中鄉試舉人。后人京,選為吏部文選司主事,丁父喪回籍。清末停科舉,立學校,應常德官立中學、西路師范學堂之聘,教授文史。辛亥以后,鄉榜同年譚延豈督湘,電請出山,共濟時艱,嘉錫竟辭不往。于是取“有所不為”之義,自號狷庵。1927年到北京,館于趙爾巽家,教授趙氏弟子,同時審閱《清史稿》,得以清史館館長柯劭態為師。期間,夫人陳福彩竟以三十九歲猝逝,遭受切膚之痛。親撰墓表,稱夫人“清閑貞靜,出于天生。恕以接人,仁能及物。鞠躬盡瘁,十有九年,存孤健絕,功在宗祀。生嘆薄祜,歿有遺恨”。情辭悱側纏綿,衷懷眷戀,誓不再娶,鰥居凡三十年。
1918年,余嘉錫棄家偕子余遜到北平,住前門高廟常德會館。以一介儒生,來自僻遠之鄉,舉目少親,惟因學識淵博,業有專攻,終得以文章學術自顯于京師,在北京大學及其他各大學主講目錄學。1931年任輔仁大學教授,兼國文系主任。“九·一八”事變爆發,回鄉索居,國事日艱,憂心無已。后輔仁大學多次電催返校主事,才又回京任教。日軍攻占北京后,各國立大學相繼南遷。輔仁大學因系羅馬教廷天主教會新創辦,當時德國神甫主持校務,所以為敵偽所顧慮,成為不受敵偽支配的獨特學府。為了維護國家民族正氣,余嘉錫特意開設《楚辭》課,教育青年識別香花毒草,以抨擊當時賣國求榮者。開設《世說新語》課,對魏晉之尚清談誤國,反復推論,評論古人而諷喻時事,皆寓意深遠。1942年冬,兼任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1947年以《四庫全書提要辨證》一書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被聘為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專門委員會。后惜為讒言所毀,其道德文章,總加之以“封建”的罪名,退居于家,心情抑郁。但仍筆耕不輟,繼續撰寫《四庫提要辨證》,幾乎是以生命相搏,夙興夜寐,不顧勞瘁。1952年秋撰寫《元和姓纂提要辨證》稿,摔傷了右股,并因腦溢血而癱瘓,從此擱筆。1955年除夕病逝,葬北京阜城門外西黃村福田公墓。
余嘉錫學貫古今,薦作等身,文筆靈活,跌宕有致,無呆板冗蔓之病,風格和李慈銘相似。他既是文獻目錄學家,又是史學家,曾經有“宋人史學勝清儒”的論斷。著作有《目錄學發微》、《古書通例》、《四庫提要辨證》、《世說新語箋疏》、《漢書藝文志索隱》以及《余嘉錫論學雜著》等。以上著作,學術界極為重視,尤其是一部歷時五十余年創作的八十萬字的《四庫提要辨證》,聲振國內外,被譽為“是一部從微觀角度研究我國古籍的巨著”。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