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淫片,亚洲一区资源,外国成人直播,在线精品国产亚洲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19加幾教案

2009-05-11 08:15:45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數學

  詳細介紹: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6~97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七的第1~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媒體課件,師生共同準備13根小棒。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小朋友們,十月份是我校的體育節,我們學校不僅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儀式,還舉行了全校運動會。瞧,(出示儀仗隊圖)伴隨著嘹亮的歌聲,我們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進了運動場。比賽開始了,看運動場上多熱鬧哇(出示主題圖)!跑道上正在進行二年級的60米跑決賽,運動場的中央還進行著跳繩、踢毽和跳遠等比賽項目。在操場四周的看臺上,同學們正在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加油。為了給運動員解渴,他們還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以學生親身經歷的運動會為切入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例1

  1.組織學生討論“還有多少盒?”的問題。

  a.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b.組織全班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請小組代表向全班學生介紹本組的方法。根據學生的發言,屏幕上逐一顯示各種解決方法。

  ◆點數出結果。(逐盒閃爍)

  ◆從9接著數。(先9盒一起閃動,再逐一閃動外面4盒。)

  ◆從4接著數。(先4盒一起閃動,再逐一閃動箱內9盒。)

  ◆推算出結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湊十法”計算出結果。(課件顯示放進箱內1盒的動作。)

  [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主動探索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打破了以往“湊十法”的惟一思路,培養學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湊十法”。

  ◆組織擺小棒。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飲料。

  ◆演示口算過程。

  教師邊提問邊指導操作:回憶一下,剛才的同學是怎樣移動飲料的?該怎樣移動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飲料拿走一盒,還剩幾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飲料一共是多少盒飲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讓學生人人動手擺一擺,邊實際操作,邊對照算式進行計算,使具體形象的操作過程和抽象的計算過程一一對應,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歡哪種方法”為題組織學生交流。

  教師簡單總結學生想出的幾種方法后問:“在這幾種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讓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后,老師小結: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2.解決“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并提出問題:“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讓學生在畫面中收集數據。

  問:踢毽的和跳遠的各有多少人?

  c.學生獨立列式,并讓學生講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數。

  [在這里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9加幾,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新課標準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嘗試提出新問題。

  a.收集信息及數據。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運動場上除了踢毽和跳遠之外,還有哪些比賽項目?參加這些項目比賽的各有多少人?

  b.小組交流,提出要解決的問題。

  教師問: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小組討論后發表意見。

  c.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從同學們提的問題中選取兩個讓全班學生進行計算

  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說一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切實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并體驗成功。]

  d.小結。

  教師提問:仔細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它們的第一個加數是幾?(引出課題)

  計算9加幾的題目有很多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反饋練習

  1.練習十七第1題。

  a.先說圖意,再列式。

  b.集體評議,訂正,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2.練習十七第3題。

  a.“糖塊”圖。

  b.“螞蟻抬大青蟲”圖

  結合題目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螞蟻雖小,但它們團結合作,就能戰勝大青蟲。對學生滲透團結協作精神。

  c.練習十七第2題。

  [通過學生獨立練習,不僅鞏固新知識,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設計說明

  9加幾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好本節知識,可以為以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已有的經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爭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新課開始,根據一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創設情境,以學生熟悉的運動會為切入點,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學生體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標準》關于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標準》認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樣化。”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時我注意了讓學生有自己發現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發現的方法和自己的選擇,只提問:“你喜歡哪一種方法?”不急于評價每一種方法的優劣,同時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各種方法,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了解計算的多種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己提出問題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學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從中選擇信息,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使其數學能力、意識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都得到培養和發展。

  專家評析

  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標準》中提出的“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這一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教學中具體突出以下幾種轉變:

  1.教與學關系的轉變。教師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使教師的教更適應了學生的學,使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之中。

  2.教學切入點的轉變。教師以學生的親身經歷、熟悉的事例引入學習內容,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通過這些學習數學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真正成了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

  4.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教學中,教師進行評價時,沒有主動強調各種計算方法的優或劣,而是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采用目標多元化、方法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更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學習信心。

  執教:河南省許昌實驗小學贠軼琳

  評析:河南省許昌實驗小學張書坤

  1.9.19加幾|人教課

 

來源:本站原創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buaa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团风县| 营山县| 稻城县| 河池市| 夏津县| 南宁市| 襄汾县| 来安县| 上饶市| 博兴县| 云浮市| 松桃| 清镇市| 资中县| 巴马| 平阴县| 称多县| 睢宁县| 琼海市| 日喀则市| 桑植县| 松原市| 西平县| 红桥区| 布拖县| 望奎县| 瓦房店市| 峨眉山市| 阜阳市| 玉林市| 澄江县| 华安县| 克拉玛依市| 福海县| 普陀区| 双鸭山市| 武安市| 诏安县| 天津市| 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