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數學可以很好玩!
來源:轉載 2006-10-19 13:25:27

數學本是一門源于生活、圍繞生活的應用性很強的科學,但傳統的就題論題式的教學方法、單調的教學內容設計難以與生活相聯系,使學生感到索然無味。
實際上,生活中許多事情都與數學有關系,如我們可以運用數學眼光去欣賞樹枝的生長規律,也可從國徽的設計中看到黃金分割的運用,從統計和概率的角度去看一場球賽,等等。已故數學大師陳省身有言:“數學很好玩”。如果學生覺得數學很好玩就會對數學產生無限興趣。
趣味數學:狗與自行車
關于行程問題的應用題無非是兩人相向、同向而行,一旦將其他一些要素引入這類問題,比如加入一只狗,這樣的問題將另有妙趣。在一次數學競賽中有這樣一道題:兩個男孩各騎一輛自行車,從相距20千米的兩個地方同時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相向騎行。在他們起步的那一瞬間,一只狗以每小時15千米的速度從一輛自行車跑向另一輛自行車,在到達另一輛自行車主人的腿邊后立即往回跑。問這只狗如此往返,直到兩輛車相遇為止共跑了多少千米。
競賽后,許多學生家長試圖用無窮級數求和的方法求解這道題,這恐怕是學習了高等數學的本科生才可解出,小學生很難理解。我將這道題帶到四年級課堂,告訴大家我們學過的數學方法一定可以解出。實際上自行車的速度是每小時10千米,二者將在1小時后相遇,而狗的速度是每小時15千米,那么在一個小時中它總共跑了15千米,即此題的解。
文學中的數學:對聯中的四則運算
如在一壽聯中隱藏著有趣的數學問題,上聯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下聯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你可否通過這副對聯得知這位老壽星究竟多大年紀了嗎?我們可以用兩道混合計算題來解決。上聯中的“花甲”指60歲,“花甲重開”就是兩個60,三七歲月是21歲,即:60×2+3×7=141。下聯中的“古稀”是70歲,“古稀雙慶”就是兩個70,“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即:70×2+1=141。
對聯對得妙,而且用上了有關數學的趣味知識,如果用這樣的例子作為講授四則運算知識一課的結尾,肯定使學生記憶深刻、回味無窮。
生活化的數學:設計自己的房間
很多學生都夢想著設計自己的理想房間。在高年級同學學習了面積和體積的知識以后可以安排這樣的作業:在既定的預算和面積、空間體積下設計自己的房間。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要考慮家具的尺寸、擺放位置,還要選擇地板遮蓋物,粉刷墻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空調和供熱設備等。學生們興趣盎然,在設計好圖紙后到建材市場咨詢各種價格,在網上搜尋各種家具的樣式、尺寸、價格,考慮性價比、美觀、實用等問題,將已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又要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同時又從中了解了社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