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普通人的暢想:假如2020年沒有高考(3)
來源:解放日報 文章作者: 2010-02-01 11:09:49
美國的本科教育以自由而聞名。相比國內的大學,美國大學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入學考試,初入大學的學生也不急于區分專業。在這樣的自由氛圍下,大學可以不拘一格選人才,學生可以依照興趣選專業。
對比之下,中國教育的死板可見一斑。而更讓人驚嘆的是,我們的大學本科畢業生竟會如此蜂擁而往公務員招考。這其中的問題何在?正如提出“2020年無高考”的王旭明先生所言,是教育的功利性太甚所致。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照片被如此輕描淡寫地置于走廊的黑板上,而我們一些搞教育的人卻在小學里就信誓旦旦要培養諾獎人才。若去問問那些得了諾貝爾獎的人,在他們讀小學、中學、大學時,肯定沒有被當成得獎苗子來培養。我們太急功近利了,以至于已影響到了求學中的孩子。我就見過一個小學生,家里兩輛車,爸爸開的是帕薩特,媽媽開的是奔馳,她就堅決要求媽媽開車接她放學……
王旭明先生的愿望其實很簡單,不在于2020年是否還有高考,而在于期望小學生背著不重的書包輕松快樂地去上學,中學生從考試的指揮棒下解放出來,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任意選擇發展方向。
高考變革需社會進步作鋪墊
寧波
指望2020年取消高考,多少有些一廂情愿。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向普及化方向發展,高考的競爭性將會逐步下降,終將不再是白熱化的選拔性考試。
現在有些高校正在探索自主招生或中學校長推薦制,是為高考改革之舉,但卻增加了考生負擔。原先考生應付一次高考就成了,現在要奔波于若干高校,考到東考到西。其對人才的選拔結果,并不見得具有比較優勢。再說中學校長推薦制,由于受傳統文化影響,在操作時難免換湯不換藥,仍舊以分數為準繩。
其實,根本問題不是出在高考上,而是出在我國現階段社會轉型時期不可避免的城鄉、地區、行業差異上。比如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收入會高于冷門專業畢業生,但決不會懸殊到一兩倍,甚至幾倍。
相信,隨著改革的推進,到了2020年,只要人們勤勞肯干,就能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無論高考是否存在,它都將不會再是一座獨木橋了。
抵達夢想彼岸,不只有“獨木橋”
井姑娘
一位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在學院的公告欄寫下一道舉世難題,他的學生無人能答,卻有一位年輕的清潔工在打掃時發現了這道題目,并做出了答案。這是電影《心靈捕手》的開頭,清潔工威爾在數學方面才華橫溢。當教授最終確定了眼前這位毫不起眼的清潔工擁有比學院派更卓絕的天賦時,竭盡全力給有心理障礙的威爾創造深造的機會。
威爾的“破格錄取”,在我們這里或許會被稱為“不公平”,而我們在念高中時就被教育:高考是你們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競爭。
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多年后,曾經小心翼翼捧著分數的我終于開始重新考量這種“公平”。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