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全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
來源:網絡來源 2023-03-17 11:34:14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全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全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
第一課《時間在流逝》
1.在遠古時候人們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晝夜交替形成的(天)成了最早的時間單位。
2.(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長度變化的一種天文儀器。
3.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度)、(方向)會慢慢地發生變化。
第二課《用水計量時間》
1.自制水鐘的水滴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2.滴漏的滴水速度與(漏水孔)的大小,(滴漏中的水位)的高低有關。
3.我們可以利用同樣會流動的(沙)來制作計時工具,如(沙漏)。
4.古代有一種刻漏,主要由幾個銅水壹組成,又叫(漏壺)。
第三課《我們的水鐘》
1.滴水計時水鐘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受水型)水鐘;另一種是(泄水型)水鐘。
2.自制水鐘中水流的速度先快后慢。
3.水鐘一般是泄水型和受水型相結合進行計時。
第四課《機械擺鐘》
1.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
2.同一個單擺在相同的時間里擺動的次數是(相同)的。
3.根據單擺的(等時性),人們制成了(擺鐘),使時間的計量誤差更小。
第五課《擺的快慢》
1.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長短有關。與(擺錘)的重量,擺動的(幅度)大小無關。
2.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3.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座帶擺的時鐘。
4.伽利略是第一位發現擺的等時性的科學家。
第六課《制作鐘擺》
1.擺的擺動快慢只與(擺繩長短)有關。改變其長短可以改變擺動的次數。
2.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的(次數)相同,稱之為擺的(等時性)。
3.擺鐘就是利用擺的(等時性)來進行制作的,比較精準。
第七課《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
1.我國古代把一天分為(12)時辰,就是現在的(24個)小時。
2.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方向變化來計時的工具叫做(日晷)。
3.我們現在使用的掛鐘一般都是(石英鐘),計時比較精準。
4.計時工具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非常大,比如跑步時就會用到(秒表)計時。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點擊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