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失蹤的森林王國》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22-03-27 11:12:06
北師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失蹤的森林王國》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第二課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練習略讀,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及后果,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樹立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意識。
2、認字11個,寫字8個。
3、理解“富饒、囑咐、危害、勸阻、混濁不堪、洗劫、悲慘、聯合、席卷、逼近”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積累“安居樂業、妖魔鬼怪、置若罔聞、萎靡不振、躍躍欲試”等成語。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積累成語;在對比朗讀中想象森林被砍前后的不同景象,體會森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理解新國王“把樹木全砍掉”的命令得以實施的原因。
設計理念:
詞語教學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一項重點內容。課程標準就指出:“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本文詞匯量大,生詞中有很多重點詞語,其中還有大量的成語可以隨文理解和積累。因此,結合本文篇幅較長的特點,將詞語教學與課文的朗讀感悟融為一體,重視語言文字訓練,以詞語的理解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又在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學習詞語、內化詞語、積累成語,做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切實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教學流程與解讀:
一、研讀詞語,交流發現,鋪墊情感。
1、出示兩組詞語,自由讀詞語,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問問同桌或查字典,多讀幾遍。
第一組: 鳥語花香綠樹濃蔭 美麗富饒安居樂業
第二組:妖魔鬼怪混濁不堪天昏地暗背井離鄉
2、對比研讀,觀察發現:想一想每個詞語的意思,你能發現兩組詞語有什么不同?
3、交流自己的發現。
第一組詞語描寫的是美好景象,第二組詞語描寫的是悲慘景象。
【解讀:這個環節的設計有兩個意圖,一是確定了以詞語教學為抓手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從重點詞語中獲得情感的初步體驗,為進一步理解感悟做好情感鋪墊;二是將生字的識記融于具體的詞句學習中,提高自主識字、獨立識字的效率。】
二、導入課文,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1、談話:上述兩組詞語,在我們的眼前勾勒了兩幅截然不同的景象。第一組讓我們看見了人間天堂,而第二組卻讓我們看見了一座人間地獄。這兩組詞語都選自同一篇課文——《失蹤的森林王國》。(板書課題)
2、讀一讀課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3、梳理問題,明確讀書方向: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了?
【解讀:緣題質疑,激發讀書興趣,并相機引導學生梳理問題,共同明確讀書方向,能使學生較快地進入閱讀狀態,確保了閱讀效率的提高。】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積累成語。
1、略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1)略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編上序號。
(2)課文寫了森林王國的幾個國王?
2、默讀思考,想想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了,同時將課文中的成語畫出來。
3、用自己的話說說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盡量用上課文中的成語,如:置若罔聞、接二連三、鋪天蓋地、無影無蹤。
4、聯系課文內容完成練習。
(1)填空,讀一讀。
手()足蹈躍躍欲()()二連三
隱隱()()無()無蹤
(2)挑出成語,把序號填進()里。
①安居樂業②背井離鄉③鳥語花香④萎靡不振⑤鋪天蓋地
⑥天昏地暗
有森林時王國的景象:()(也可補充填寫四字詞語)
砍掉森林后王國的景象:()
(3)連詞造句,敘述新國王的所作所為(成語使用可不分先后):懷恨在心、置若罔聞、接二連三、無影無蹤
(4)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初讀課文后的感受。
【解讀:從理清結構、把握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感知課文內容,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感知較多的有價值的文本信息,有利于提高閱讀質量,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再一次將識記生字融于具體的詞句中,并且使成語的理解和積累呈現出層次性。】
四、朗讀感悟,學習語言,內化情感。
(一)對比朗讀第一和第八自然段,引導品味語言文字,體會有森林和沒森林的區別。
1、問題導讀:初讀課文后,你為什么覺得“可惜”?
2、對比朗讀第一和第八自然段,想想有森林時王國景象和沒森林時王國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品讀第一自然段,體會森林王國的美麗富饒。
(1)邊讀邊畫出具體表現森林王國美麗富饒的詞句。
(2)抓住重點詞語,讀中想象森林王國的美好景象,再練習有情趣地朗讀,配樂朗讀。
4、品讀第八自然段,抓住重點詞想象森林被砍后的景象。引導學生通過情景的想象理解“混濁不堪”和“萎靡不振”,體會人們對原來生活環境的懷念之情。
5、合作朗讀,對比感悟。
(1)師讀第一自然段,生讀第八自然段。
(2)分男女生朗讀。
(3)分組朗讀。
【解讀:根據課文篇幅較長的特點,選擇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想象具體情景初步體會森林的重要性,同時積累詞語,習得語言。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對比體會,既習得了語言,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朗讀體會森林砍光后森林王國的“悲慘景象”。
1、談話導讀:如果說樹木剛被砍光,高樓大廈和工廠建立不久時的情景只是讓人“不愉快”的話,那么,后來的景象就更令人痛心了。因為——
2、出示句子,填空朗讀并隨文理解“手舞足蹈、躍躍欲試”。
__________們聽說森林王國的樹都砍光了,高興得________,一個個________,要去那里___________。
3、自讀10-14自然段,感受妖魔鬼怪們是怎樣逞威風的。
(1)邊讀邊找出妖魔鬼怪們逞威風的詞句和描寫百姓、國王表現的詞句自主感受體會。
(2)連線后再朗讀體會,感受森林王國被沙漠掩埋,國王無力回天的悲慘結局:
雨 妖 橫行
熱 魔 鋪天蓋地
沙鬼風怪 洗劫
隨文理解“洗劫、橫行、席卷、鋪天蓋地、背井離鄉”等詞語。
【解讀: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具體目標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展開讀書活動,可以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使學生真正讀有所得,讀有所悟。并且,教學過程中,處處體現了多樣化的詞語教學策略。】
(三)理解樹木為什么會被砍光。
1、談話:曾經美麗富饒的森林王國無影無蹤了,多么讓人痛心啊!我們不禁要問:當初為什么要砍光森林中的樹木呢?
2、自讀4-7自然段,說說新國王為什么要下令把樹木都砍掉,一開始百姓們態度怎樣,并談談自己的看法。
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理解亂砍濫伐得以實施的原因:一是新國王對特別法令一直“懷恨在心”;二是有人用“建造新型王國”的迷人前景鼓動國王;三是新國王“頭腦發熱”,對大臣們的勸阻“置若罔聞”。在交流中相機理解“懷恨在心、置若罔聞”。
3、補充閱讀資料,引導學生自由談想法,進一步激發學生保護森林、保護環境的意識。
【解讀:理解新國王“把樹木全砍掉”的命令得以實施的原因是教學的難點,但不是教學的重點,因此主要采用了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自由談想法談認識的學習方法。補充的閱讀材料選擇生活中與課文描寫類似的“現實案例”,以幫助學生突破理解上的難點。】
五、指導書寫,抄寫鞏固,拓展活動。
1、指導書寫。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再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重點指導“廴”的寫法,然后描紅,練習書寫。
2、抄寫詞語:危害、勸阻、悲慘、調節、聯合、安居樂業、鳥語花香、背井離鄉、無影無蹤。
3、布置作業,拓展活動。(選一項,做一做)
(1)了解我們身邊有沒有亂砍濫伐的行為,小組合作制定保護森林公約。
(2)在地圖上找一找我國的森林和荒漠。
(3)查資料,了解本地森林覆蓋情況和植樹造林情況。
【解讀:將課文的學習與語文天地中的語文實踐活動進行整合,加強課內與課外、文內與文外、閱讀教學與綜合性學習的聯系,注重閱讀活動的拓展與延伸,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語文實踐能力,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課文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