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詩歌鑒賞:《夏日絕句》
來源:網絡來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編輯 2021-11-16 16:11:12

奧數網整理了關于小學語文詩歌鑒賞:《夏日絕句》,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夏日絕句
生 當 作 人 杰 ,
死 亦 為 鬼 雄。
至 今 思 項 羽,
不 肯 過江東。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注 釋
1. 人杰:人中豪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
3. 思:懷念。
4. 過江東:渡過烏江。
項羽 (公元前232年 ― 公元前202年),周王族姬姓項國后代 ,項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杰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賞 析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詩的開頭兩句破空而起,勢如千鈞,先聲奪人地將那種生死都無愧為英雄豪杰的氣魄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肅然起敬。這兩句詩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因其崇高的境界與非凡的氣勢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詩的后兩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點出其原因所在。項羽最壯烈的舉動當屬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暫避江東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殺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來這種失敗中表現出來的異乎尋常的英雄氣概在宋廷南渡時尤顯可貴。詩人盛贊“不肯過江東”的精神,實因感慨時事,借史實來抒寫滿腔愛國熱情。“至今”兩字從時間與空間上將古與今、歷史與現實巧妙地勾聯起來,透發出借懷古以諷今的深刻用意。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借項羽的壯舉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正氣凜然。
創作背景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于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點擊查看更多:詩歌鑒賞
奧數網提醒:
小學試題、單元測試題、小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