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守株待兔知識點總結
來源:奧數網整理 2021-05-10 20:26:15
三年級守株待兔知識點總結
守株待兔是一個很著名的寓言故事,這是我們在小學就會學到的課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三年級守株待兔課文翻譯,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前預習
1.朗讀
①朗讀課文共( )句話,我讀了( )遍,能做到( 正確 通順 流利)地 朗讀。
②邊讀邊在課文中圈生字,畫生詞,不明白的畫上“?”。
2.概括
本文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寫的是一只兔子偶然撞死在田邊的_____,一個農夫撿到了,從此就放下鋤頭整天 _____,希望再有兔子撞死,可是他 __________,田地也荒蕪了。
3.生字詞
①讀詞語,不會讀的在旁邊做上標記。
守株待兔 兔走觸株 折頸而死
②認生字,在上面注上拼音。
宋 耕 釋 冀
4.理解
①借助注釋,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2)因釋其未而守株,冀復得兔 。
②根據句子的意思,試著用“/”給下列句子斷句.
因 釋 其 來 而 守 株。
③這個故事的結果是怎樣的?把相關的句子寫下來。
5.搜集另一則寓言,把故事講給同學聽。
課文知識點
我會寫
守(shǒu) 把守 守候 守望 守衛
株(zhū) 株守 植株 株距 一株
待(dài) 期待 接待 等待 擔待
(dāi) 待會兒
宋(sòng) 仿宋 南宋 北宋 宋瓷
耕(gēng) 耕種 耕地 耕耘
觸(chù) 接觸 感觸 觸犯 觸角
頸(jǐng) 頭頸 瓶頸 頸椎
釋(shì) 解釋 詮釋 闡釋 釋放
其(qí) 其中 與其 其實 尤其
為wéi(為人)wèi (為什么)
字義:
①株:露在地面上的樹的根和莖。
②走:跑 。
③折:折斷。
④因:于是。
⑤釋:放下。
⑥來:古代用來耕田的一種農具。
⑦冀:希望。
③復:再,又。
⑨身:自己。
了解作者:
韓非(約前280一前233)戰國末期韓國人,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出身韓國貴族。師從荀子。
《韓非子》集先秦法家學說大成的代表作。韓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遺著,并加入他人論述韓 非學說的文章編成。《五蠹》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說理文進一步發展的代表作。作者列舉了大量的事實,在對比中指出古今社會的巨大差異,論據充分,詞鋒銳利,推理切中要害。
《守株待兔》改編自《韓非子》中一文,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著,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發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
課文翻譯:
有一個宋人在田里耕作。田中有一個樹樁。一只兔子奔跑時撞在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于是這個宋人便放下手中的農具,守在樹樁旁邊,希望再撿到撞死的兔子。兔子(當然)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反倒成了宋國的一個笑話。
課文主旨:
本課通過寫宋國一個農夫偶然撿到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就放下農具守著樹樁等待再有兔子折頸而死,最后一無所獲被人恥笑的故事,告訴人們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運氣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課后習題:
2、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說說那個農夫為什么被宋國人笑話?
因為兔子撞在樹樁上,折斷脖子死去,是偶然發生的事情,并不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所以,種田人不會再得到兔子。因而,他的行為被宋國人嘲笑。
3、讀讀“閱讀鏈接”,和同學交流:故事中的坐車人犯了什么錯?
坐車人把方向弄錯了,卻還在用自己的有利條件來辯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先看準方向,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么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故事中的坐車人找錯了方向,而且他的有利條件——馬好、車夫本領大、盤纏帶得多,將會帶他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以上就是關于守株待兔知識點總結的內容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點擊查看更多:語文輔導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