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關于列寧的十個事實(5)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22 11:30:49
6.列寧本打算依靠民主來掌握政權
自1905年起,列寧便一直贊成“主要政權應當由無產階級政府掌控,而不是由資產階級政府掌控”的說法。他一開始熱衷于依靠民主來獲得權力,這樣能實現一定程度的合法性,并且把他的民主統治與沙皇的獨裁統治區分開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列寧開始拒絕走民主化的道路,而此時,他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于1921年從孟什維克黨中(一個支持民主的政黨)分離了出來。
為了盡快推翻沙皇的統治,列寧火速趕回俄國。他于四月回國,隨即意識到,就整體而言,布爾什維克黨始終是少數。于是他用盡一切手段干擾臨時政府,還鼓勵他的追隨者們說道:“第一階段革命已經使資產階級已經取代了貴族階層,而第二階段革命的任務就是讓無產階級取代資產階級。”這些行動讓臨時政府決定取締布爾什維克黨,隨后,列寧又逃到了芬蘭。在某場軍事政變(譯者注:七月事件)后,臨時政府不得不依靠彼得格勒蘇維埃的支持來掌握政權,于是,列寧于幾個月后重回俄國。1917年11月,列寧控制了彼得格勒蘇維埃,然后廢黜了臨時政府。
布爾什維克黨對臨時政府的不滿之一在于其呼吁“推遲立憲議會選舉”之舉。因此,在十月革命后,臨時政府不得不進行選舉。這場選舉于1917年11月舉行,盡管布爾什維克黨得到了工業區及軍區人民強有力的支持,但最終因為票數沒有超過總票數的四分之一而失敗。因此布爾什維克黨又盡其所能拖延立憲會議的召開。最終,選舉日期定在1918年1月5日。當天,以切爾諾夫為首的社會革命黨中派在會上占優勢,代表們選舉出了一位主席,來反對蘇維埃政權,他們拒絕通過蘇維埃議會的社會主義性質法令。次日,列寧安排人員堵住了國會大樓入口,意在阻止社會革命黨派代表進入。最終,列寧宣布蘇維埃政權已全部掌握在他們手中。
其實,在列寧掌控住蘇維埃代表大會之時,他便已成為了蘇維埃俄國真正的領導。列寧與民主的沖突也到此結束。從來沒人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列寧的觀點在下面這個口號里體現無疑:“無產階級和農民的民主專政”。即他只關心民主,而他的民主則僅建立在“完全服從布爾什維克黨的利益”的原則之上。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