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孫洙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11-04 21:18:0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宋史·孫洙傳
孫洙,字巨源,廣陵人。羈丱能文,未冠擢進士。包拯、歐陽修、吳奎舉應制科,進策五十篇,指陳政體,明白剴切。韓琦讀之,太息曰:“慟哭流涕,極論天下事,今之賈誼也。”再遷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治平中求言,以洙應詔疏時弊要務十七事后多施行,兼史館檢討、同知諫院,乞增諫員以廣言路。凡有章奏,輒焚其稿,雖親子弟不得聞。王安石主新法,多逐諫官御史,洙知不可,而郁郁不能有所言,但力求補外,得知海州。免役法行,常平使者欲加斂緡錢,以取贏為功,洙力爭之。方春旱,發運使調民浚漕渠以通鹽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旱蝗為害,致禱于朐山,撤奠,大雨,蝗赴海死。尋干當三班院。三班員過萬數,功罪籍不明,前后牴牾,吏左右出入,公為欺奸。洙革其甚者八事,定為令。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先是,百官遷敘,用一定之詞,洙建言:“群臣進秩事理各異而同用一詞至或一門之內數人拜恩名體散殊而格以一律茍從簡便非所以暢王言重命令也”詔自今封贈蔭補,每大禮一易,他皆隨等撰定。元豐初,兼直學士院。澶州河平,作靈津廟,詔洙為之碑,神宗獎其文。擢翰林學士,才逾月,得疾。時參知政事闕,帝將用之,數遣中使、尚醫勞問。入朝期日,洙小愈,在家習肄拜跽,僨不能興,于是竟卒,年四十九。帝臨朝嗟惜,常賻外賜錢五十萬。洙博聞強識,明練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條理。出語皆成章,雖對親狎者,未嘗發一鄙語。文詞典麗,有西漢之風。士大夫共以丞輔期之,不幸早世,一時憫傷焉。
(節選自《宋史·孫洙傳》)
[注]①丱:兒童束發成兩角的樣子。②三班院:北宋前期的人事管理機構,負責統計、考核、差遺三班
使臣。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群臣進秩事/理各異/而同用一詞/至或一門之內/數人拜恩/名體散殊/而格以一律/茍從簡/便非所以暢王言/重命令也/
B.群臣進秩/事理各異/而同用一詞/至或一門之內/數人拜恩/名體散殊/而格以一律/茍從簡/便非所以暢王言/重命令也/
C.群臣進秩事/理各異/而同用一詞/至或一門之內/數人拜恩/名體散殊/而格以一律/茍從簡便/非所以暢王言/重命令也/
D.群臣進秩/事理各異/而同用一詞/至或一門之內/數人拜恩/名體散殊/而格以一律/茍從簡便/非所以暢王言/重命令也/
1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未冠,指男子未滿二十歲。古代男子年滿二十歲要舉行加冠之禮,以示成年。
B.“制科”指皇帝臨時設置科目選拔特殊人才的制度,因皇帝的命令稱“制”,故名。
C.“元豐”是宋神宗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用以紀年的名號,一位皇帝可有一個或多個年號。
D.跽,古人坐時臀部貼腳后跟,臀部離開腳后跟呈跪姿,上身挺直,就是“跽”,表示恭敬。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孫洙年少登第,深受時人器重。他未冠考中進士,后被包拯等人舉薦參加制科考試,進獻五十篇策論,陳述政事切中事理,被韓琦譽為“今之賈誼”。
B.孫洙直言進諫,為官革除弊端。擔任同知諫院時,他應詔上疏列舉時弊和要務,并請求增加諫官數量;主管三班院時,明察官吏欺奸的弊端,革除其甚者。
C.孫洙請求外任,為民阻止苛政。他不滿王安石驅逐諫官御史,主動請求補任地方官職;在海州知州任上,常平使者欲多征緡錢以求政績,他極力爭辯。
D.孫洙學博言雅,文風典雅華麗。他熟悉典章舊制,談論古今之事很有條理,且出口成章,對人不說粗鄙之語;他的文章典雅華麗,有西漢之風。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發運使調民浚漕渠以通鹽舸,洙持之不下,三上奏乞止其役。
(2)時參知跛事闕,帝將用之,數遣中使、尚醫勞問。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