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開學第一課》愛國素材:首辦集美學校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9-09 08:37:28
2019年《開學第一課》愛國素材:首辦集美學校
陳嘉庚(1874-1961年),字科次,福建廈門市集美鎮人。他是一位愛國華僑。17歲時南渡新加坡,先是協助父親經營米店,后經營罐頭、橡膠業等,成為東南亞橡膠王國四大開拓者之一。又兼營其他業,以華僑大實業家之名蜚聲海內外。
他錢財雖多,但自奉甚儉,多用于辦學,先后在家鄉集美辦有男子小學、女子小學、男子師范學校、男子中學、水產航海學校、商業學校等。合稱集美學校,又獨資創辦了廈門大學。創辦和資助了近百所學校,而且在海外也創辦并贊助了許多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因此,毛澤東贊譽他是“華僑旗幟,民族光輝”。人們也將他視為“華僑愛國愛鄉熱心教育事業的楷模”。
首辦集美學校
陳嘉庚17歲時,由于南軒私塾的塾師陳寅去世,私塾也因此停辦了,于是陳嘉庚失學了,父親便讓他去新加坡做生意,想著自己即將要離開母親了,陳嘉庚十分痛苦,但為了以后的路,他首次登上了出洋的旅程。來到了新加坡,協助其父經營米店。不久,其父破產,陳嘉庚獨立經營后首先償還了父親的全部債務,獲得良好信譽。此后事業也很順利。
陳嘉庚雖然在國外過上了優越的生活,但是他從小長于故土,對遠在故里的母親和鄉親十分想念。1893年秋天,陳嘉庚按照母親的意屬返回家鄉結婚。結婚以后,他看到家鄉兒童失學的情況,那些兒童因失學而結隊成群,裸體游戲,成天在街上淘氣惹事。他想,那種情況,近則敗壞風俗,遠則貽誤民族前途,怎么辦?于是陳嘉庚決定用自己不多的積蓄創辦一所學校。他很快便把這種想法變為行動。1895年陳嘉庚出資兩千元建起了“錫齋學塾”,這是他捐資辦學的開始。
1912年9月,滿懷報國之志的陳嘉庚重返祖國。他這次回國的目的是想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創辦新式學校,不僅要教國語、數學、自然、地理、歷史,還要教音樂、美術、體育,要分班上課,要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就要使學校有一個統一的規模,必須全體團結一致,停辦各房私塾。而當時集美陳姓各房矛盾很深,陳嘉庚以獨自承擔新辦小學的全部經費為前提,耐心地勸說各房房長,最后把他們全都說服,大家終于都來支持他的辦學計劃。
校舍該建在哪里呢,集美村內住宅疆密,找不到合適地點。村外公私墳墓密布,加上當時人們迷信風水?不肯遷移墳墓,說那樣動土會驚動祖先,使兒孫不得安寧。也無法找到地方。幸好陳嘉庚住宅附近的村外有一口大魚池,面積數十畝,是早年從海灘圍堤而成的。于是他出資二千元向主人買下魚池,作為集美小學的校產。1913年夏天,可容七個班的教室和附屬房屋的全部校舍竣工,集美小學遷入新址。從此,陳嘉庚首辦新學的事際在當地傳為美談。
籌建廈門大學
1919年5月,陳嘉庚的同胞兄弟陳敬賢來到新加坡,陳嘉庚把海外企業的工作與他交接后,就啟程回國了。
陳嘉庚這次回國又有什么舉動?一是決定把在新加坡的價值數百萬元的不動資產全部捐作集美學校的永久基金;二是當時,福建連一所大學也沒有,他想在廈門建一所大學。
1919年6月陳嘉庚回國長住,來到集美,親自勘察地點,選擇了當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演武場作校址。因為這里不僅風景優美,環境清靜,還孕育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自立于世界的偉大精神。他把家中積存的四百萬元全部拿出來,宣布要倡辦廈門大學。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