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金史·忠義傳·完顏陳和尚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26 21:59:4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金史·忠義傳·完顏陳和尚
完顏陳和尚,豐州人,系出蕭王諸孫。貞祐中,陳和尚年二十余,為北兵①所掠,大帥甚愛之,置帳下。時陳和尚母留豐州,從兄斜烈事之甚謹。陳和尚在北歲余,托以省母,乞還。大帥以卒監之至豐,乃與斜烈劫殺監卒。奪馬奉其母南奔大兵覺合騎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馬母老不能行載以鹿角車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陳和尚天資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正大二年,斜烈落帥職,例為總領,屯方城。陳和尚隨以往,凡兄軍中事皆預知之。斜烈時在病,軍中李太和者,與方城鎮防軍葛宜翁相毆,訴于陳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兇悍,恥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語其妻,必報陳和尚。妻訟陳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殺其夫,訴于臺省。以故陳和尚系獄。議者疑陳和尚倚兵閫之重,必橫恣違法,當以大辟。奏上,久不能決。未幾,斜烈卒。上聞,始馳赦陳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殺人。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議我者。汝奮發立功名,始以我為不妄赦矣。”陳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為謝。乃以白衣領紫微軍都統,逾年轉忠孝軍提控。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達問誰可為前鋒者,陳和尚出應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將就木然者,擐甲上馬不反顧。是日,以四百騎破八千眾,名動天下。六年,有衛州之勝。八年,有倒回谷之勝。九年正月,三峰山之敗,走鈞州。城破,大兵入,即縱軍巷戰。陳和尚趨避隱處,殺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國大將,欲見白事。”兵士以數騎夾之,詣行帳前。時欲其降,斫足脛折不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絕,時年四十一。是年六月,詔贈鎮南軍節度使,勒石紀其忠烈。
(摘編自《金史·忠義傳》)
【注】
①北兵:蒙古兵。
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1234年金朝滅亡。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奪馬奉其母/南奔大兵覺/合騎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馬/母老不能行載/以鹿角車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B.奪馬奉其母南奔/大兵覺/合騎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馬/母老不能行/載以鹿角車/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C.奪馬奉其母/南奔大兵覺/合騎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馬/母老不能行/載以鹿角車/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D.奪馬奉其母南奔/大兵覺/合騎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馬/母老不能行載/以鹿角車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兄,指父親的親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兒子中比自己年齡大的,也稱“從父兄”,現在一般稱“堂兄”。
B.臺省,漢朝的尚書臺、三國魏的中書省,都是代表皇帝發布政令的中樞機關,后因以“臺省”指政府的中央機構。
C.白衣,猶“布衣”“烏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后世以此借指平民,亦用來指代無功名或無官職的讀書人。
D.勒石,刻石記功,亦指立碑。此典故出自《后漢書》“勒石燕然”,當時東漢竇憲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記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和尚出身高貴,天資聰穎。他是金朝貴族,身為武將而有才名,雅好讀書,頗受時人稱贊。
B.陳和尚善于應變,處事靈活。他被蒙古兵俘虜后,雖受賞識,但以探望母親為借口回到豐州。
C.陳和尚守法不阿,性情剛烈。他因誤判葛宜翁案而鋃鐺入獄,但內心坦然,堅信自己清白無辜。
D.陳和尚能征善戰,忠心報國。他屢破蒙軍,“力挽大廈之將傾”,功績顯赫,終于壯烈殉國。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議者疑陳和尚倚兵閫之重,必橫恣違法,當以大辟。
(2)先已沐浴易衣,若將就木然者,擐甲上馬不反顧。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