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學語文經典國學知識:"白馬非馬"論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8-12 21:36:41
2019年小學語文經典國學知識:"白馬非馬"論
名家提出的命題——
在《莊子·天下篇》中,惠子提出了十個命題,被稱為“歷物十事”。可惜的是,這十個命題只流傳下十句話,并沒有具體內容和詳細論證。歷代學者,都曾根據惠子的邏輯思維,提出自己的看法來論證。在《莊子·天下篇》中,名家還提出了“雞三足”、“火不熱”、“矩不方,規不可以為圓”、“白狗黑”等二十一個命題。名家最著名的命題,是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
“白馬非馬”論——
其它的命題,我們不必深究,就“白馬非馬”論談談。據說,公孫龍過關,關吏說:“要過關,人是可以,但馬不行。”公孫龍便說白馬不是馬啊,一番論證,說得關吏啞口無言,只好連人帶馬通通放過。那么,公孫龍是怎樣來論證的?
首先,是從概念分析的角度來論證。
“馬”這個概念是指事物的形體;“白”這個概念是指事物的顏色。
而“形體”和“顏色”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指稱形體的概念”與“指稱顏色的概念”當然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白馬”既指形體又指顏色,而“馬”僅僅指“形體”。所以得出結論,“白馬”不是“馬”。
其次,從概念運用的角度來論證。
我們要找匹“馬”騎騎,那么“黃馬”、“黑馬”都是我們要找的馬;如果我們要找匹“白馬”騎,那么“黃馬”、“黑馬”都不是我們要找的馬。
如果“白馬”是“馬”的話,我們無論是要找匹“馬”騎騎還是要找匹“白馬”騎,那就應該“黃馬”、“黑馬”都可以,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這就充分證明了“白馬”不是“馬”。
點擊查看更多:文學常識
奧數網提醒:
小學數學試題、知識點、學習方法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