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 正文
2019-07-24 11:40:05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上冊 數學教案
(2)測量。(出示課件)這幾個圖形你認為哪個周長長?
生意見不一,怎么辦?(用尺子量)樹葉能用尺子量嗎?怎么辦?
生說出繩測法(師用課件演示。)
(3)學生活動。
(4)學生反饋。反饋時說出測量的方法,量出了幾條邊,為什么。
5、小結: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
(設計說明: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圖形的周長求法,通過圍一圍、算一算等活動,鞏固對周長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并且在交流中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和策略的多樣化,發展數學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曲線圖形的周長是學生最難以掌握的,如何去測量,方法是怎樣的,如果光是口說,學生無法理解,所以此處,用課件展示了如果用繩測法來量曲線圖形的周長,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了"變曲為直"的這個過程,成功地突破了這一難點。)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小花園圍上柵欄,需要多少米?(課件出示柵欄圖片)
仔細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這里面有你不理解的知識嗎?
學生分析題意,列式解答。
(設計說明:如今的孩子,也許見過柵欄,但是對柵欄這個詞比較陌生,圍柵欄又是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此處用課件讓學生把已有的經驗基礎與生活掛上鉤,很快讓學生明白求需要多少柵欄也就是要求它的周長。)
四、知識升華,拓展延伸
1、彩旗隊策劃了兩條路線,你覺得哪條路線長?為什么?(課件出示彩旗隊路線圖)
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部分學生還心存疑問:真的是這樣嗎?(這時師用課件演示兩條路線。)
(設計說明:此處學生經歷由"疑問--討論--解釋--疑問"在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有效的拓展,但是每個班的孩子的思維不可能齊步走,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樣,所以師用課件將彩旗隊的這兩條路線一一展示,這樣就一目了然了。)
2、龜兔賽跑,它們跑的路程一樣嗎?
3、兩人合作測量腰圍、頭圍、胸圍
(設計說明:練習題的設計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從計算教室的周長到解決實際問題柵欄的長度,再結合學校的"金秋體育節"拓展到彩旗隊中的問題以及為自己班設計標語牌的實際問題,最后還是回歸到生活中,測量和比較腰圍、頭圍、胸圍既是對周長概念的鞏固,又密切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在"玩"中用所學的周長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習的快樂嗎?你覺得小組里誰在哪方面比較出色或者你有什么建議想對他說的?
《認識周長》教學反思
"認識周長"這一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并能利用對圖形周長的認識測量和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從而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縱觀整堂課,在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學習為形式,加上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教學,旨在突出以下幾點:
一、運用生動的情境,理解周長。
"周長"雖然學生的生活中也有所聽說,但是用數學語言來描述還是第一次。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中,我從學生喜歡的小動畫入手,利用課件演示動畫效果,讓學生觀察、從而對周長的概念有一個初步的感知。然后讓學生通過指一指、說一說的方式,找出其他物品的周長。這樣的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操作、實踐中讓學生感悟周長的含義,發展了數學思考。
二、讓兒童在生動具體的現實情境中感知周長,形成概念。
"數學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讓學生找圖形的周長,感悟周長的含義、探究周長的測量方法。讓學生充分感知物體周長的含義,而這其中,為了突破"封閉圖形"這一難點,非常巧妙地運用了多媒體,讓學生用最直觀地方式清楚地看到如果一個圖形沒有封閉,就不能確定它的周長,從而進一步完善周長的概念。然后讓學生找身邊物體的周長,再次感知圖形周長的含義,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學習需求。數學只有回到生活中,才會顯示其價值和魅力,學生回到生活中運用數學,才能真實地顯現其數學水平,因此,課的結尾,回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對腰圍策量的實踐活動,這樣,努力把學生的現實生活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三、讓兒童在優化的活動情境中積極探究,合作交流。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想法求出四個圖形的周長,讓學生自主探索方法,然后讓學生匯報各自的發現,在多種方法的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曲線圖形的周長是學生最難以掌握的,如何去測量,方法是怎樣的,如果光是口說,學生無法理解,所以此處,用課件展示了如果用繩測法來量曲線圖形的周長,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了"變曲為直"的這個過程,成功地突破了這一難點。
這樣,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在生活中探究、在活動中互動、在活動中內化、在活動中應用、在活動中創造,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活動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的教學理念。
縱觀整節課,我感覺最遺憾還是小組合作,讓學生運用手中的工具求出四種圖形的周長,雖然我讓學生進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優等生控制著整個局面,后進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樣發揮每個成員的作用,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探索。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