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隋書·王頒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2 19:40:28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隋書·王頒傳
王頒,字景彥,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衛將軍。父僧辯,太尉。頒少俶儻,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頒質于荊州,遇元帝為周師所陷,頒因入關。聞其父為陳武帝所殺,號慟而絕,食頃乃蘇,哭泣不絕聲,毀瘠骨立。至服闋,常布衣蔬食,藉藁而臥。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遷漢中太守,尋拜儀同三司。開皇初,以平蠻功,加開府,封蛇丘縣公。獻取陳之策,上覽而異之,召與相見,言畢而歔欷,上為之改容。及大舉伐陳,頒自請行,率徒數百人,從韓擒先鋒夜濟。力戰被傷,恐不堪復斗,悲感嗚咽。夜中因睡,夢有人授藥,比寤而創不痛,時人以為孝感。及陳滅,頒密召父時士卒,得千余人,對之涕泣。其間壯士或問頒曰:郎君來破陳國,滅其社稷,讎恥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將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請發其丘壟,斷櫬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頒頓顙陳謝,額盡流血,答之曰: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諸人請具鍬鍤,一旦皆萃。于是夜發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須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頒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既而自縛,歸罪于晉王。王表其狀,高祖曰:朕以義平陳,王頒所為,亦孝義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問。有司錄其戰功,將加柱國,賜物五千段,頒固辭曰:臣緣國威靈,得雪怨恥,本心徇私,非是為國,所加官賞,終不敢當。高祖從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憂去職。后為齊州刺史,卒官,時年五十二。
(節選自《隋書》)
4.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B.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C.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D.其為帝王墳塋/甚大/恐一宵發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
5.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關,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意義,秦漢乃至隋朝,多指函谷關,如先破秦入關者中的關就是指此關。
B.服闕,指守喪期滿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三年之喪滿稱之為服闕。
C.有司,指有具體職務、做具體工作的官吏。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
D.母憂,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親憂傷,就是不孝。
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頒有至孝之心。他聽說父親被殺害,號哭哀痛幾乎氣絕,喪期滿后,經常穿布衣吃素食,在草墊上睡覺。
B.王頒得到皇帝的賞識。周明帝征召他授予左侍上士,后來升遷擔任漢中太守,開皇初年,憑借平定南蠻的功勞,被封為蛇丘縣公。
C.王頒一意報父仇。陳滅亡后王頒秘密召集父親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并在他們的幫助下,挖掘陳霸先的墳墓,打開棺材焚燒了他的尸骨。
D.王頒謙遜有禮。滅陳后有司記錄他的戰功,準備封賞王頒,而王頒認為自己的功勞不足以擔任柱國,于是堅決推辭掉了所加給的官職和賞賜。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及陳滅,頒密召父時士卒,得千余人,對之涕泣。(5分)
譯文:
(2)朕以義平陳,王頒所為,亦孝義之道也,朕何忍罪之!(5分)
譯文: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