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唐書·李紳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20 15:48:46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新唐書·李紳傳
李紳,字公垂,中書令敬玄曾孫。世宦南方,客潤州。紳六歲而孤,哀等成人。母盧,躬授之學。為人短小精悍,于詩最有名,時號短李。元和初,擢進士第,補國子助教,不樂,輒去。客金陵,李锜愛其才,辟掌書記。锜浸不法,賓客莫敢言,紳數諫,不入;欲去,不許。會使者召锜,稱疾,即脅使者為眾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紳作疏,坐锜前,紳陽怖栗,至不能為字,下筆輒涂去,盡數紙。锜怒罵曰:何敢爾,不憚死邪?對曰:生未嘗見金革,今得死為幸。或言許縱能軍中書,紳不足用。召縱至,操書如所欲,即囚紳獄中,锜誅,乃免。或欲以聞,謝曰:本激于義,非市名也。穆宗召為右拾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三俊。稹為宰相,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稹遂罷;欲引牛僧孺,懼紳等在禁近沮解,乃授德裕浙西觀察使。僧孺輔政,以紳為御史中丞,顧其氣剛卞,易疵累,而韓愈勁直,乃以愈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免臺參以激紳。紳、愈果不相下,由是皆罷之,以紳為江西觀察使。帝素厚遇紳遣使者就第勞賜以為樂外遷紳泣言為逢吉中傷入謝又自陳所以然帝悟改戶部侍郎。會敬宗立,逢吉知紳失勢可乘,使守澄從容奏言:先帝始議立太子,杜元穎、李紳勸立深王,獨宰相逢吉請立陛下,而李續、李虞助之。逢吉乘間言紳嘗不利于陛下,請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辨,乃貶紳為端州司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緘書一笥,發之,見裴度、元穎、紳三疏請立帝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黨所上謗書。始,紳南逐,歷封、康間,湍瀨險澀,惟乘漲流乃濟。康州有媼龍祠,舊傳能致云雨,紳以書禱,俄而大漲。開成初,鄭覃以紳為河南尹。河南多惡少,或危帽散衣,擊大球,尸官道,車馬不敢前。紳治剛嚴,皆望風遁去。武宗即位,徙淮南,封趙郡公。居位四年,以足緩不任朝謁,辭位。卒,贈太尉,謚文肅。
(節選自《新唐書李紳傳》)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帝素厚遇紳/遣使者就第/勞賜以為樂外遷/紳泣言為逢吉/中傷入謝/又自陳所以然/帝悟/改戶部侍郎/
B.帝素厚遇/紳遣使者就第/勞賜以為樂外遷/紳泣言為逢吉中傷/入謝/又自陳所以然/帝悟/改戶部侍郎/
C.帝素厚遇紳/遣使者就第勞賜/以為樂外遷/紳泣言為逢吉中傷/入謝/又自陳所以然/帝悟/改戶部侍郎/
D.帝素厚遇/紳遣使者就第勞賜/以為樂外遷/紳泣言為逢吉/中傷入謝/又自陳所以然/帝悟/改戶部侍郎/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孤,在句中指幼年失去父親,類似這種委婉的說法還有失怙指失去父親,失恃指失去母親。
B.國子,本來指國子監這一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在句中指所立皇太子。
C.疏,有時指對古書的舊注做進一步解釋,在句中指的臣子向皇帝分條陳述事情的意見書。
D.祠,是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處所。祠左旁示表示向神靈出示呈現的祭品等。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紳才能出眾,志向遠大。他本是官宦之后,很小就贏得短李的詩名;科舉及第,卻選擇離京客游金陵。
B.李紳智勇雙全,堅貞不屈。他不愿為李锜效力,就假裝害怕發抖;李锜用它的性命相威脅,他也毫不畏懼。
C.李紳屢經磨難,仕途坎坷。因得罪李锜而下獄;也因牛憎儒免其御史中丞之職;后遭李逢吉為首乘間陷害。
D.李紳名聲顯著,深受贊揚。他歷經多代帝王,多次受到君王恩寵;當地方官也能造福于民;死后獲贈受封。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使者召锜,稱疾,即脅使者為眾奏天子,幸得留。
(2)或欲以聞,謝曰:本激于義,非市名也。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