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南齊書·裴昭明傳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19 08:09:03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南齊書·裴昭明傳
裴昭明,河東聞喜人,宋太中大夫松之孫也。父駟,南中郎參軍。昭明少傳儒史之業,泰始中,為太學博士。有司奏:太子婚,納征用玉壁虎皮,未詳何所準據。昭明議:禮納征,儷皮為庭實,鹿皮也。晉太子納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納征虎豹皮各一豈其謂婚禮不詳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虎豹雖文,而征禮所不言;熊羆雖古,而婚禮所不及;圭璋雖美,或為用各異。今宜準的經誥。凡諸僻謬,一皆詳正。于是有司參議,加圭璋,豹熊皮各二。元徽中,出為長沙郡丞,罷任,刺史王蘊謂之曰:卿清貧,必無還資。湘中人士倘須一禮之命者,我不愛也。昭明曰:下官忝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豈以鴻都之事仰累清風。歷祠部通直郎。永明三年使虜,世祖謂之曰:以卿有將命之才,使還,當以一郡相賞。還為始安內史。郡民龔玄宣,云神人與其玉印玉板書,不須筆,吹紙便成字,自稱龔圣人,以此惑眾。前后郡守敬事之,昭明付獄治罪。及還,甚貧罄。世祖曰:裴昭明罷郡還,遂無宅。我不諳書,不知古人中誰比?遷射聲校尉。九年,復遣北使。建武初為王玄邈安北長史、廣陵太守。明帝以其在事無所啟奏,代還,責之。昭明曰:臣不欲競執關楗故耳。昭明歷郡皆有勤績,常謂人曰:人生何事須聚蓄,一身之外,亦復何須?子孫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則不如一經。故終身不治產業。中興二年卒。
(節選自《南齊書卷五十三》,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晉太子納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納征/虎豹皮各一/豈其謂婚禮/不詳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B.晉太子納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納征/虎豹皮各一/豈其謂婚禮不詳/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C.晉太子納/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納征虎豹皮各一/豈其謂婚禮/不詳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D.晉太子納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納征虎豹皮各一/豈其謂婚禮不詳/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博士是學官名,秦漢時是指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指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B.出,常常指官員離開家居地出任某個官職或京官外調為地方官員。本文的出指的是后者,相當于京官外放、外遷。
C.祠部是東晉時設的以祠部尚書為主官、掌祭祀之事的官署。朝代不同,其主官有不同的稱呼,管轄的部門也有所不同。
D.我國古代常用的紀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年號紀年法、干支紀年法等,永明三年是用王公即位年次來紀年的。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裴昭明見多識廣。太子結婚時用的納征禮是玉璧和虎皮,有關官吏不清楚這樣安排的依據,裴昭明根據晉代納征禮的規格標準解釋了原因。
B.裴昭明潔身自好。刺史王蘊看到裴昭明很清貧,把湘中人士求職的饋贈禮物轉贈給他,但裴昭明為不連累長官的一世清名堅決回絕了此事。
C.裴昭明為官嚴明。因為有出色的做官才能,歷任過好幾處郡官,曾擔任長沙郡丞、始安內史等職,敢于逮捕以四處吹噓迷惑民眾的龔圣人。
D.裴昭明廉于財力。在他看來,除了自身必需之外,沒有必要為子孫留下財物,因此盡管有不少政績,但一輩子都不經營積聚產業,很貧窮。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裴昭明罷郡還,遂無宅。我不諳書,不知古人中誰比?
(2)明帝以其在事無所啟奏,代還,責之。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