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日記:游越州文化博物館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6-10 19:59:59

小學六年級日記:游越州文化博物館
雖然說今天天氣很冷,但也很晴朗,我們的車隊浩浩蕩蕩的從學校出發了,在車上我滿懷這興奮而又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柯橋的越州文化博物館。
到了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分成三大部分。解說員阿姨到我們上了三樓,三樓是越國史官,我看到的第一眼,就是鳥圖騰,為越民族的崇拜物。里面是幾個大廳,雕刻著各種各樣的人物,長廊兩旁放著各式各樣的陶罐,有夾砂紅陶魚鰭形足鼎,有砂陶圓錐形足鼎,有夾砂紅陶圈足壺,還有泥質灰陶粗把鏤孔豆……這些陶罐都是古代用的器皿,解說員阿姨又帶我們來到了“印山越王陵“場景復原地,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印山大墓構造,印山越國王陵又稱“印山大墓”,位于紹興縣蘭亭鎮里林柵村西南。
來到二樓,講了吳越爭戰,夫椒慘敗;奮發圖強,雪恥稱雄的故事,越國一度威震中原,稱為霸主。走到長廊,看到了許多玉石器展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玉石豬首,像一顆蠶豆大小,只能用放大鏡才能看清雕刻的輪廓,想必當時的人們是多么的心靈手巧啊!走到另外一個長廊,我一下感到了一陣涼涼的,原來這里就是紹興酒史官,酒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產物。突出了稽山鑒水的特定地理環境和人文氣息,將越文化、酒文化,予以充分展現。紹興酒體現的是文明,承載的是歷史,它是古越文明的濃縮和延伸,造就了紹興獨特的歷史和地域文化。有了酒,也就有了酒具。陳列出了很多的酒具和飲酒用具。
隨著酒文化,我們來到了一樓展廳,一副從制作酒到存放酒完美的壁畫。了解完了酒文化,來到了紡織展廳。7000年前,在寧紹平原的越地先民,在狩獵和漁牧活動中,利用野生纖維搓成繩索,編成網罟,以投石獵獸和入水捕魚,又磨肋骨針,拼縫獸皮,比護身御寒。現在我國的手工紡織機器已基本形成,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紡織技術的第一飛躍。
這次小隊活動讓我們深深地了解了紹興的古越文化淵源歷史。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生六年級日記
奧數網提醒:
最新小升初政策、最新奧數試題、最全小學數學知識點
盡在“奧數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