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鄭伯克段于鄢(節選)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30 17:54:06
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鄭伯克段于鄢(節選)
鄭伯克段于鄢(節選)
左轉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4.下列字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莊公寤生 寤生:腳先出來,難產
B.為之請制 制:制度,禮節
C.大叔完聚 完:修治城廓
D.大叔出奔共 奔:逃跑
5.下列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B.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C.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D.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6.下列對于文中有關詞語和內容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鄭武公是鄭桓公的兒子,武姜是鄭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謚號。
B.本文塑造人物個性鮮明。鄭莊公老謀深算,陰險狡猾。主要表現在對自己的同胞兄弟縱其欲而使之放,養其惡而使其成,充分暴露共叔段的不義。
C.作者緊緊抓住以鄭莊公為一方,以姜氏、共叔段為另一方的矛盾沖突這一線索,圍繞爭奪權利這一焦點安排敘事線索。第一部分(第一、二段)交代人物和矛盾的起因。
D.伐指的是公開宣戰,有時還有伴有禮樂,古漢語表示宣戰的字詞還有侵征襲,征是天子隨從作戰,一般指的是正義的戰爭。
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2)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
【點擊下一頁查看答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