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舊唐書·烏重胤傳(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5 12:43:11
參考答案:
10.B
11.D
12.C
13.
。1)我所管轄的德、棣、景三周,已下發公文歸還各刺史的職權,應當在各州的士卒,全部交給刺史收管。(管 公牒職事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駐軍深州,烏重胤認為朝廷處置失當,由于賊軍正在逼近,不敢輕易進取,所以觀望了幾個月。(制置 憑凌 輕進各1分,句意2分)
【解析】
10.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
11.【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名著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干中的修飾限制成分。D項,而晦日是農歷每個月的三十有誤;晦日是農歷每個月的最后一天,因為不是所有的月份都是三十天。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點撥】備考時要積累名著、名篇作者、時代、國別、文學形象、作品主題等文學常識。解答此道題目,需要逐項審讀,按照自己積累的有關知識,判斷相關內容,是否正確;要注意各項表述中有關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C項,向穆宗獻言獻策無中生有。文章第三段開頭只是說及屯軍深州,重胤以朝廷制置失宜,賊方憑凌,未可輕進,觀望累月,意思是等到駐軍深州,烏重胤認為朝廷處置失當,由于賊軍正在逼近,不敢輕易進取,所以觀望了幾個月,并沒有向穆宗獻言獻策之說。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選項C來源于文章第三段的開頭,文中并無向穆宗獻言獻策這一內容。
13.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烏重胤,是潞州的牙將。元和年間,王承宗反叛朝廷,朝廷派軍隊加以討伐。潞州節度使盧從史雖然已經出兵,但暗中與王承宗互通消息。當時神策軍行營吐突承璀與盧從史的軍隊相近,他與烏重胤謀劃到盧從史的營帳抓捕他。這天,烏重胤全軍戒嚴,潞州軍隊沒有敢輕舉妄動的。唐憲宗嘉獎烏重胤的功勞,封他為潞州府左司馬,升任懷州刺史,兼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后來恰逢討伐淮州、蔡州,朝廷命令烏重胤逼近叛軍邊境,又將汝州劃歸給河陽。自從朝廷軍隊征討淮西開始的三年間,烏重胤與李光顏互為犄角,互相配合,經過大小一百多次戰斗,最終吳元濟被殺。烏重胤因功加封檢校尚書右仆射,接著轉任檢校司空。蔡州將領有一個叫李端的,渡過溵河投降烏重胤。他的妻子被叛賊抓住綁到樹上,將她的肉切成小塊一塊一塊地吃掉,一直到死,在將要斷氣時,還高喊她丈夫道:好好侍奉烏仆射!烏重胤得人心就像這樣。
元和13年,烏重胤代替鄭權任橫海軍節度使。他已經到節鎮后上書給皇帝說:我認為河朔能抗拒朝廷命令,其中原因大概可以知道,這就是刺史失掉職權,反使節度使掌管兵權。如果刺史各自守其職分,又有節鎮的兵權,那么節帥即使有安祿山史思明之類的奸人,怎敢占據一州而叛亂呢?河朔60年來之所以抗拒朝廷命令,只是因為剝奪了刺史、縣令的職權,而節帥自己作威作福的緣故。我所管轄的德、棣、景三周,已下發公文歸還各刺史的職權,應當在各州的士卒,全部交給刺史收管。另外景州本來是弓高縣,請廢州為縣。歸化縣本來是集鎮,請廢除歸化縣依舊隸屬德州;实巯略t全部聽從。從此法律制度修繕建理,各自守著自己的名位和身份
等到駐軍深州,烏重胤認為朝廷處置失當,由于賊軍正在逼近,不敢輕易進取,所以觀望了幾個月。穆宗急于謀殺叛賊,于是用杜叔良代替烏重胤,讓烏重胤任檢校司徒,兼興元尹,充任山南西道節度使。后來將他召到京城。又以本官任天平軍節度使和鄆、曹、濮等州觀察等使。李同捷占據滄州,請求繼承父親職位。朝廷不允許。議論者認為李同杰抗拒王命,想要用重臣去代替。于是烏重胤被改任兗海,加授太子太師、平章事。并且兼任滄景節度使。依舊劃分齊州隸屬滄景。朝廷這樣做大概是希望不勞駕官軍而達到平定叛賊的目的。制詔發出的第十天,烏重胤去世了,追贈太尉。
烏重胤出身行伍,等到做了長官統率,又忠心侍奉皇上,能夠和士兵同甘共苦,所到之處都立下戰功,但不曾自我夸耀過。而且善待賓客僚屬,禮節也一樣周到,當時的名士都情愿依附他。他去世那天,有二十多名將士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來作為祭奠,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沒有超過他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