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癥來臨前的五種信號(2)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23 22:09:56
如果孩子常常抱怨自己肚子疼或頭痛,但經過檢查又沒有任何疾病的話,那么這就有可能是孩子因為壓力過大導致精神緊張所致。一旦出現這類情況,父母應從心理治療入手,通過緩解孩子的壓力來消除困擾他們的肚子疼和頭痛的癥狀。千萬不可泛泛對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忽視了潛在的心理疾病。
攻擊性行為
當孩子承受的壓力過大時,有時會不自覺地通過暴力的形式把內心的憤怒渲泄出來,這表現為孩子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發怒,摔砸東西,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心理學家阿利瑟曾以“碎餅干現象”來形容孩子的這種行為,他認為孩子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如為得到一塊碎餅干而大發脾氣,或大打出手,其實這只是他們為釋放壓力、緩解緊張的一個借口,也可以說他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父母要盡量讓他們把心中的“不平”發泄出來,然后再給以安慰和關心,如果只是一味地制止甚至打壓.那只能更進一步增加他的壓力。
排解壓力的方式
讓孩子發泄情緒。
父母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某一天,一向聽話的孩子突然對我們大發脾氣,表現得蠻不講理;或者平時規規矩矩的孩子,突然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任憑我們軟磨硬施也不開門,真恨不得把門都給砸了。
如果你遇到這些情況,為了孩子,不要大驚小怪,請暫時忍一忍心頭的怒氣,因為他可能正在通過宣泄情緒以緩解內心的壓力,所以不妨就“放他一馬”,讓他痛痛快快地把內心的壓力和不快發泄出來。
也許你認為孩子這樣做是不理智的,對,他們這么做的確是不理智的,不過你卻千萬不能也像一個孩子似地喪失理智。面對他的“無理取鬧”,面對他的大喊大叫、無名怒火,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提醒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別和他“一般見識”,因為我們是成熟的大人了。
當孩子的心情平復后,再引導他去冷靜思考自己的行為。他往往會為自己的過激行為而感到羞愧,也會因為你對他的寬容和體諒心存感激。這時候,你再予以開導和教育,和他談談知心話,他一定會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意見,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也會因為相互的理解而更加融洽。
培養多種愛好。
家長要鼓勵孩子培養多種愛好。多一種愛好,孩子就會多一個精神寄托,他也就會更加靈活地化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在欣賞了自己的集郵珍藏之后;在與別人殺上幾盤象棋之后;在大汗淋漓地打完一場球之后;在閱讀了一篇感人的小說后,孩子會重新尋找到心理的平衡點,感受到人生除了煩惱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樂趣。如此一來,原來的壓力就不會像一塊重石一樣壓在他們的心頭。事實證明,事后的開導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