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方法治療孩子焦慮心理與焦慮癥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16 21:12:01
焦慮心理是青少年患病比較多的一種心理障礙,這是由于持續緊張或發作性驚恐的狀態,一般由于煩心事情而引起的,常表現為易暴易怒,躁動不安,情緒脆弱等心理反應,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表現(厭食、出冷汗、胸悶、雙手震顫、便秘)。有時孩子在做自己認為荒唐的事時卻找不到一個合理的理由。當孩子做一件正當的事,甚至很平常的事,卻帶著不正常的心態和認知。很多時候,孩子會被自己的這種感覺,這種思維、認知的局限性牽絆得很緊。像這種情況,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能對自己過多地抱怨和自責。應該明確地認知,慢慢地疏導自己,同時也慢慢地寬容自己,因為并沒有做錯事,這只是一種心理不正常的表現。
焦慮心理
那么,如何解除孩子這種焦慮的心理呢?
一、幫助孩子調整自己的期望值,給自己正確定位。
很多孩子自視甚高,但結果與愿望往往相差較大,尤其是結果相差較大,或連續幾次都不奏效之后,心理就很容易失去平衡,背上包袱,并隨著事物的發展不利而緊張。因此,只有實事求是地給自己定位,心情才能趨于正常,才會輕松。
二、學會轉移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
在考試、升學、畢業分配及其他竟爭、拼搏面前.對青少年來說的壓力是不言而瑜的。盡管心里有許多問題,但有很多孩子礙于面子而不表現出來,自己憋著,自己堵住了釋放煩惱的途徑,這樣做容易造成惡性循環。對此,應告訴孩子應像對洪水一樣,宜導不宜堵。應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把煩惱、憤怒釋放或發泄出來。如參加文體活動,進行親子溝通,改變生活或學習環境,尋找知心朋友敘述等。
三、是以平常心對待一切,不自尋煩惱。
青少年的不良情緒,大都是由于把事情看得過于神秘或復雜造成的。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其實大可不必,無論任何事情都要從自己的實際考慮,切不可與他人盲目攀比,一決雌雄。只要自己盡了努力.認識到客觀規律是不可抗拒的,各種事物是錯綜復雜的,這樣心里就坦然了。
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走的更舒暢。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