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生長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5 20:56:45
學校的生長是校長、教師和學生成長的印記,猶如數軸線上記錄的N個點,匯集了一條向前延伸的線,無限生長。學校的生長是管理的生長,是年輪,是歲月。
我堅信學校是生長起來的,這塊泥土就是學校所處的環境、途經的歷史、造就的文化。校長有責任讓一所學校生長得更科學、更迅速、更陽光。
無論是北京城里擁有著深厚辦學底蘊和完整規劃建設的學校,還是上海城里精致小巧寸土寸金的學校;無論是國際范兒、高大上的學校,還是那些大山里的農村學校、教學點,校長都要在思考中實踐,陪伴學校的生長。
客觀地說,學校的生長是現實的,要受到環境地域、硬件水平、師資起點的制約。但校長的主觀能動性卻能體現在辦學過程中:對學校要客觀分析,把握發展優勢和契機,激發教師認同感,依靠團隊力量走出學校獨有的發展之路。
校長要了解學校
大多數校長是從普通教師成長起來的,學校就是校長的課堂。結合成長經歷,我覺得可以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課堂面對學生,目標是促進學生成長;第二個階段,課堂面對教師,目標是促進教師成長;第三個階段,課堂面對學校,目標是促進學校發展。
學校是校長的課堂,只是教室從一個班級變成一所學校,從一班的學生到帶領幾百名教師。作為校長要弄清一所學校的歷史起點和文化,了解教師專業需求和發展方向,懂得學生需求和兒童心理,感受家庭教育需求,還要充分把握學校周圍的辦學資源,包括與兄弟學校的交流融洽程度。這些都是辦學過程中校長要梳理并深入研究和實踐的內容。
校長要了解教師
校長的課堂里,人的發展永遠是學校生長的主旋律。辦一所讓人全面發展的學校是我們的目標,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呵護。
在校長眼里,教師是第一位的,沒有教師的全面發展,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成長。教師是一所學校的核心力量,“一所名校,不在大樓,而在大師”。
對教師成長愿景和發展瓶頸的診斷,促使我們在全面了解教師的基礎上拿出更準確的方案。“讀書論壇”“教師講堂”“素養大賽”往往是學校教師發展的助力器,讓教師馳騁在“教學研究”“課題研究”的道路上,讓他們的羽翼更加豐滿。
在行動里印證,在質疑中思考,因為標準不是制定出來的,而是在執行力中養成的。教師成長需要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精神,還需要專業交往。這樣的交往猶如走萬里路,與讀萬卷書交相輝映。與名師交朋友,與教育專家對話,與教育媒體人交流,對事物和人物立體、真實地了解,要比書本上讀來的理論更有溫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