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對學習的作用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5-04 16:17:15

雖然學習可以獨立于動機而存在,但是學習動機可以促進學習這一點也被大量研究所證實,在學校中學生的學習尤其是這樣。動機對學習的促進作用表現為決定學習者的學習方向、加強學生的努力程度。首先,學習動機使學習者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知曉自己為什么而學習,朝著哪個方向努力。其次,學習動機使學習者積極主動并持之以恒地尋求有關的信息。很多研究的結果都已證明,動機水平高的學生能夠在長時間的學習中保持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具有堅持把學習任務最后完成的學習毅力。有些學生之所以學習成績不良,其原因即在于學習動機低下,在學習中不能克服困難保持注意力和主動進行學習。
一般來講,動機對學習有促進作用。但動機與學習結果的關系并不總是一致。有些學生學習動機水平較高,但學習成績卻不理想。這種現象并不否認動機對學習的作用,只是說明動機畢竟不能代替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并不是直接卷入認知過程而只能是間接地增強與促進學習效果。學習要通過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技能和方法等各種中介因素而實現。因而不能僅以學習成績的高低推斷動機作用的強弱。
動機水平與作業(yè)水平之間的關系也并不是簡單的直線關系。動機的強度適中,對學習具有較適宜的促進作用,作業(yè)水平較高,學習效率也高;而動機水平較弱或過強,作業(yè)水平則不高,學習效率也不高。耶基斯和多德森(R.M.Yerkes & J.D.DOd50n,1908)的研究表明(見圖3.1),達到最高作業(yè)水平的動機強度為動機的最佳水平。在動機強度低于最佳水平時,隨其強度的增加,作業(yè)的水平不斷提高;而動機強度超過最佳水平時,隨其強度的增加,作業(yè)的水平不斷下降。這一研究結果被稱為“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另有一項實驗也證明了同樣的道理,當剝奪黑猩猩食物的時間超過一定限度后,隨著剝奪時間的延長,解決問題的錯誤增多,速度也減慢。這些研究都說明了,高度強烈的學習動機和低強度的學習動機一樣降低學習效率。因為動機過強,緊張和焦慮強度過高,注意與知覺的范圍縮小、思維受到一定的抑制,這些都會給學習帶來不良的影響。所以在重要的考試中經常有人發(fā)揮失常往往與此有關。動機的最佳水平與學習課題的難易程度有關。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動機強度。比較簡單的課題其最佳水平為較高的動機強度,比較復雜的課題,其最佳水平為較低的動機強度。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