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孩子擺脫厭學情緒怎么辦?
來源:網絡資源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9-04-30 15:58:23

孩子對學習感覺到非常的厭惡這一現象就是孩子對學習已經失去了興趣,不會學習也是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孩子往往學習時集中不了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篩選知識中的重要的內容,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就容易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面對青少年一提學習就頭疼,身為家長,應該做到老師以下提供的幾點:
1、幫助孩子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
父母為孩子確立一個適當的學習目標,可以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起到指引的作用。而所謂明確的學習目標,就是指要切合實際,不要籠統地提出要求。應該具體地告訴他每天要完成的課程進度。所謂適當,是指學習目標的難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讓他覺得付出努力就能達到,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潛力。如果學習目標定得太高,就會使他喪失信心;而定得太低,他又會覺得不用努力就能實現,從而失去興趣。
2、幫助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孩子都會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因為他們會按照別人的評價認識自己。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于一個經常完不成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干萬不要說他笨,讓他在別人的評價中否定自己。
3、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激勵
如果孩子能夠經常自我激勵,相較于其他孩子,他能更容易地走出某一場考試失利帶來的心理陰霾。要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那么就要讓他學會自我暗示,經常對自己說一些能夠提高信心的話,如“我一定能成功“。另外還要讓孩子在行動中擺脫消極情緒。如果孩子因為害怕失敗而對學習產生恐俱,那么就要告訴他采取什么樣的行動能消除這種情緒。
4、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這種觀點當然不錯。但若老師抱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信條不放,一方面強化苦觀,常念苦經,大講特講“頭懸梁,錐刺股”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常做苦事,倡導苦干,用時間加汗水的方法來推進學習活動,那么只會使過重的課業負擔壓得學生苦不堪言。如此這般,青少年對學習如何能產生興趣?以苦為樂,恐怕大部分學生做不到,表現的往往是痛恨學習。要倡導輕松偷快的學習,變苦學為樂學,如此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此就應該改進教法,想方衡去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抓住事物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變化性、對比性等特點,用感官上刺激,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與關注,近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決新問題。
在教學時,要采取豐富多樣的方法,,設置各種巧妙的情景,不斷呈現事物的這些特性,努力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