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9-05-21 15:00:00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教案 一年級教案
一年級語文下冊《端午粽》教學設計
說明:
一、讓文本與生活對對碰
《端午粽》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活動之一。上課伊始,帶學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節的節日氣氛,激發學習興趣。
二、切身體驗,學會表達
教學中,在學習課文對端午粽的做法、味道的描述之后,感受語言表達的精妙之后,引導 通過嘗端午粽,介紹端午粽,讓學生對端午粽的外形、味道、種類及端午粽的由來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三、讀中悟,悟中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品味語言, 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會用恰當的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因此,本文 旨在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從讀入手,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識字,在讀中與生活實際相融合。
四、讓課堂繚繞鄉土馨香
在教學文本時,緊緊圍繞本課題研究的主旨——合理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引導小朋友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每年是怎么過端午節,再借助豐富多彩的圖片或親身體驗走進文本,最后引入有關端午節的兒歌及方言 。
教材分析:
《端午粽》選自作家屠再華寫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燈》。課文條理清晰,圍繞端午粽,以 的口吻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粽子的樣子、味道和花樣。第1 自然段先介紹端午節,外婆會煮好粽子等我們回去;第2 自然段具體介紹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 自然段重點寫了粽子的花樣多;最后點出了端午吃粽子習俗的由來。課文語言比較形象,貼近學生的生活。
學情分析:
課文語言比較形象, 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 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在感悟文本時盡量放手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自主理解。
教學目標:
1.注意讀好長句子,能正確朗讀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感悟端午節家庭吃粽子的快樂,知道這個中華傳統習俗的 。
4.能正確讀寫“真、分”兩個生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書寫要求和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做。
:
能正確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
: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課文內容,感悟端午節家庭吃粽子的快樂,知道這個中華傳統習俗的 。
課前準備:
教學 、實物等
教學過程:
(課前預熱:演示 們包粽子,編蛋網的場景,引導說說看到了什么?出示五彩的蛋網并告訴 們這些將是本節課的獎品,看看“花”落誰家?)
一、激趣復習鞏固詞語
師(出示粽子):同學們,這是什么?
師:粽子好吃嗎?想不想吃?我們來場搶粽子比賽,看誰先搶到?
(師演示 生搶讀詞語)
二、品讀課文,走“近”生活
1.品讀課文第2自然段。
(1)教師再次出示粽子:這樣的粽子是怎么做的呢?味道怎么樣呢?
請大家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用“—”畫出寫粽子是怎么做的句子,用“~~”畫出寫粽子味道的句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