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shù)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shù)學說課稿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說課稿 > 正文
2019-02-13 16:33:39 下載試卷 標簽:北師大版數(shù)學 二年級下冊 說課稿
(四)精講點撥,歸納總結
在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之后,我再出示課本填一填的內容,讓學生言簡意賅地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師強調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并解釋“對邊”的含義。
(五)有效訓練,知識落實
課堂練習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教師設計練習時,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共性和個性。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考慮到本班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了達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我出示一個長方形長和寬、正方形的邊長。讓學生根據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填出另一條長和寬。正方形的邊長。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我又問:“你為什么這樣填?學生說明理由后,我又把問題引深,用3個同樣大的正方形組成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出這個長方形的長,學生在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認識的基礎下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最后我通過課件演示,讓學生猜一猜,信封里裝的是什么圖形?在學生利用課件拉伸變換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與正方形邊的變化。在學生操作完成后,我便提出疑問:“在圖形的變化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踴躍發(fā)言,交流自己的想法,探索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系。通過我的趣味引導,學生由興趣導入到發(fā)現(xiàn)問題,最終利用在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問題。
(六)課堂檢測,拓展延伸
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我通過“畫一畫”“折一折”“數(shù)一數(shù)”三道由易到難的問題檢測了學生的學習成果。第一題讓學生獨立畫,并集體訂正。第二題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這個正方形的寬是8厘米。最后再出示拓展練習,發(fā)散學生思維。程度較好的學生很快數(shù)出圖(1)中正方形的個數(shù)和圖(2)中長方形的個數(shù)。這時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策略,讓學生相互交流說說自己數(shù)的方法,讓思維能力好的學生引程度較差的學生,在生生互動中最終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shù)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