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特立獨行梁漱溟(2)
來源:奧數網 文章作者:奧數網整理 2018-12-25 14:20:27
參考答案:
(1)選A得3分,選E得2分,選B得1分。C、D不得分
解析:B錯在差不多C原文是“要么”,表示選擇關系,“沒有什么文化”不對,D不反對“批林”,只反對“批孔”。
(2)梁漱溟“是一個以思考為志業的思想家”,在文章中有哪些表現?請簡要說明。
答案:①他作為一個以思考為志業的思想家,有自己深刻的認識與見解。他不依附任何勢力,也不趨新媚時;不崇拜西方也不崇拜東方。新文化運動后他堅持自己的思考,他發表著作宣稱就是要“向東走”。“批林批孔”運動中面對對他大規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奪志”的闡釋體現了他深度的思考。②他承受著政治上的壓力,深居簡出,默默忍受著寂寞與孤獨。梁漱溟的發言引起了毛澤東的不滿,在公開場合被批得一無是處。文革中,受到沖擊,被抄家,被打耳光,但他承受下來了。③他寬容的態度和不隨大流的立場體現了他的人格魅力。他善于反思,善于擔當;“批林批孔”運動中,他的立場明確“不批孔,只批林”。面對對他大規模的批判,他“匹夫不可奪志”的闡釋體現了他深度的思考。
(3)文章說梁漱溟先生是“重視行動的仁者”,請結合全文分析這樣說的原因。
答案:①受到毛澤東批評,但在毛澤東逝世后,沒有批評攻擊毛澤東。②富有同情心,不坐人力車。③好布施,常接濟、幫助別人。④仁厚,體諒他人。晚年被訪客所苦,書寫的“敬告來訪賓客”的字條,將談話時限,由一小時改成一個半小時。(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4)梁漱溟是“中國最后一位儒家”,在他身上有許多言行品格值得我們去學習,請你從“治學”和“做人”選擇一個方面,結合實際談談你的認識和看法。
答案:治學上嚴謹認真,實事求是,不人云亦云。比如:對待中西文化,不隨大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新文化運動時期有自己的思考,認為文化應該“向東走”,反對當時流行的“向西走”;在做人上寬容善待別人,與人為善,比如:對待有權勢的人,平視對方,體現出人格的獨立。文革結束后不少人希望聽到梁漱溟對毛澤東的批評,他卻反省自己,客觀對待當時的事。更多從對方角度思考,善解人意。比如條子上后加的“半”字。或自圓其說,合理就給分。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