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18-12-20 19:40:10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四年級下冊 教案設計
(三)重點引悟,研討探索自然的秘訣。
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細細地體會,可以把關鍵的詞句圈圈劃劃,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還可以做上記號,最后概括每小節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體會理解。
2.學生交流討論 。
讀懂并講述清楚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三個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學習的?
(1) 科學家從魚兒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現象得到啟示,發明了潛水艇。
(2) 科學家研究鳥兒飛行的原理,發明了飛機。
(3) 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4) 建筑師根據“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 人們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
(6) 人們模仿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
3、解決學生疑難問題。
慘禍:慘重的災禍。
流線體:流線是前圓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狀。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車、火車、飛機機身、潛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線型。
……(薄殼結構暫時不講)
4、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1)人類為什么要想發明飛機?人類是怎樣發明飛機的?
(2)出示:人類自古就想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原理,終于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
(3)指讀句子。
(4)是啊,人類有了夢想,就積極地向自然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最后終于發明了飛機。為科技進步作出的貢獻。可見鳥兒就是人類的——(讀題)
(5)30年以后,人類在飛機上遇到了什么難題,又是怎么向動物學習尋求解決的方法的呢?(學生回答,指名讀句)
(6)投影蜻蜓的圖片:教師解釋,原來,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抖的關鍵所在。所以,人類從蜻蜓身上找到了防止機翼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機毀人亡的慘禍,可見蜻蜓是(指課題)——人類的“老師”。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說: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7)投影句子:要是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8)指導朗讀,讀出惋惜、感嘆的語氣。
(9)現在,飛機設計師吸取了這一教訓,又注意研究了蒼蠅、蚊子、蜜蜂等的飛行特點,又為科技進步作出了哪些貢獻呢?(學生回答,指名讀句)所以說蒼蠅、蚊子等昆蟲是人類的——‘老師’。
(10)小結:課文第三段從人類遇到了難題,到向鳥兒、蜻蜓等昆蟲學習,最后找到解決的方法,寫得非常具體生動。這樣的寫作方法就是——(板書:具體介紹)
(11)現在,讓我們來仔細體會這樣描寫的好處吧!一起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