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說課稿 > 小學數學說課稿 > 四年級上冊數學說課稿 > 正文
2018-11-30 19:34:04 下載試卷 標簽:西師大版數學 四年級上冊 數學說課稿
三、教學程序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第三環節:多層訓練、拓展創新。第四個環節:小結質疑、自我評價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同學們還記得“冰雪天地游樂場”嗎?前兩天我們曾去過滑冰區,也到過滑雪區,在那里探索過不少的數學問題。今天咱們到冰雕區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區里的數學問題好嗎?(課件出示冰雕區的場景)
你從圖中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這里給出的信息是:冰雕區上午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潔員。)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有可能提出的問題有:冰雕區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潔員?冰雕區今天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區下午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
(對于前面的幾個一步計算的問題在學生邊提出問題的時候邊請其他學生解決,最后的一個問題需要好幾步才能解決,那我們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好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使學生對探究規律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學習的心理高潮。)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學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決問題的中心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特征,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維的時空,組織學生通過有目的的觀察、交流、討論等方法,自主解決問題,主動建構自己的認識結構。
通過怎樣解決“下午要比上午多幾名保潔員?”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能不能通過算式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表示出來呢?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寫出算式。這時候教師通過巡視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請學生上來板書算式,出現的算式可能是:
(1)270÷30=9(2)270÷30-180÷30(3)(270-180)÷30(4)270-180=90
180÷30=6 90÷30 90÷30=3
9-6=3
然后請板書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可以請其他的學生來猜猜這位同學的思考過程。
比較2和3兩個算式:這兩個算式的不同?請學生具體解釋一下270-180為什么要用括號?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思路不同,解決方法也不同,計算的步數也是不同的。
(再請學生分別說說這兩個算式的計算過程,每一步的含義。)
小結: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當你列出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與實際需要的運算順序不相符時,就用括號來改變運算順序。比如(擦去(270-180)÷30中的括號)這樣的算式中先算什么?按照混合運算順序的規定是不能先算270-180的,要想先算這部分就要用括號把這一步括起來。這個算式才正確表示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闡述自己得出的結論探究過程及疑難問題。然后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個體發言、小組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進行辨析評價,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穩定和完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